窗邊看雨的時候,突然有一種感覺,是不是應該跑一趟順風車,也算助人為樂了。
便打開了APP在看,列表刷了刷,沒有發現想載的人,又在窗邊點了一根煙,雨好像沒有變大的樣子,但好像也沒有變小,突然發現一個好近的,看起來好像就在一百米還是兩百米的范圍的樣子,這個是最好了,基本上比較容易找,有時候找不到人,也很尷尬,不過更多的時候,找不到人,我會選擇直接走,如果在既定約定好的地點的話。本來是與人方便,搞的自己不方便的話,那就沒有必要了。
兩輛車的好處就是可以比較方便的換,因為畢竟有限號,有時候確實不太方便,沒有業務的情況下,我更喜歡那臺省油的日系,而且操控感覺確實更好一點,下地庫后看了看時間,還有一點,便在車上又抽了一根煙,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養成的習慣,基本在出發前,都會點一根,有時候邊走邊抽,有時候抽完了再走,看了看時間,又看了看手里的煙,差不多的時候,開出地庫,轉個彎就到了位置,打了雙閃,然后在APP上發了一條消息,并把車牌的尾數發了過去。
因為并非是上下班的路,這種自然也可以稍微多等一點點,也差不多沒多久?五分鐘?十分鐘吧,最多十分鐘,雖然多數時候APP會提醒搭車的人坐副駕,但有些人喜歡坐右后方的位置,這也無所謂了。聊天么,都一樣。聽到車門被拉的聲音,才發現原來忘了把門鎖打開,看著是副駕位置,心里還是覺得會稍微舒服一點的,畢竟不想被當作司機而已,大家只是順路搭你一程罷了,那可憐的金錢收入,有時候真不抵油費。這么說雖然夸張了點,但也差不太多吧。
等拉開車門上來的時候,居然是甜品店的小妹子。
“是你”
“咦,是你啊”
好像沒帶傘,披了一件運動外套,有點濕,里面穿的是一件淡綠泛黃色的背心?應該是背心吧,不知道如何稱呼,就是有點像吊帶,但吊帶位置要比普通的帶子寬,像是運動背心那種,因為平常見的時候基本都是穿的那種像征品牌的工作裝,我是沒發現她還真挺有料的。
“你怎么住這么遠?”
“啊,其實還好吧,有一趟公交是直達的”
大概有多遠,基本上是要走一小段高速那種,雖然高速費就五塊錢,但這距離其實還是有點遠的。
“這個點,你敢搭順風車,膽子不小啊”
“哎,沒帶傘,又舍不得錢打車,只能膽子大一點了”
因為還算有一些交流,或者至少是眼神的交流那種,所以沒有普通的倆人初見的那種陌生感,反而熟悉的感覺。
雨有點變小了的樣子,不過打在車風檔上,還是噼里啪啦的,我問你不看天氣預報么,也不帶傘,她說今天預報本來是沒有雨的,突然的下雨。
車上閑聊,我說你把店開在這里,住這么遠,路上就至少每天要三個小時左右吧,她說差不多,但現在房租便宜呀,一個月至少能省三分之二的樣子,而且住的舒服一些。
一路這么聊來聊去,差不多很快居然要下高速路口了,按著導航一路到了她住的小區門口,雨還沒有停,我問能開進去么,她說不知道,在小區門口按了按喇叭,門衛老大爺探了個腦袋出來:“去哪?”
“送個人,馬上就出來”
門開了后,一路送到樓下,離門洞大概還要走十多米?或者二十多米的樣子,那種位置開不進去,我說副駕旁邊有把傘,你拿去吧,下次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