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的回想的話,居然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看來有個還算不錯的記憶力的話,有時候并不見得是壞事,雖然也有時候會帶給自己更多的痛苦的回憶,每周的第三天,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周三,哪怕是一直到現在,我也覺得不太一樣,一直稱之為小周末,很多時候,提到這個特殊的稱呼小周末,總會有更多的想像的空間,其實原本只是普通的工作日中的一天而已,為什么得名“小周末“,因為正好處在一周工作日的五天的中間,所以也給了這一天賦予了一點特別的含義。
有些故事確實開始的莫名奇妙,結束的也是那么的無關痛癢,甚至于像現在很多的太監網文一樣,結尾結的悄無聲音,雖然人確實偶爾可以有一丁點的預感,但更多的時候,更像是被宿命所操控,早已注定,真正能留下來的,只是腦袋中那些抹不去的圖像與聲音,其實在寫高中記憶之前,有個綠皮火車的小故事的,但因為更久遠更模糊,已經差不多連模樣都忘記了,高中記憶的開始,就從周三這個普通又有點不普通的日子,慢慢說起來,為什么沒有初中的故事,因為初中,嗯,大概是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可以拿來講,只有到了高中的時候,才覺得有一些自己覺得可以拿得出來的內容了吧。
這可能確實也是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有時候沒有結尾,也算是一種結尾吧。
時間拉回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到末期的時候,因為某一些特殊的原因,遠離北方家鄉,到南方的一個海濱城市求學,經過一個暑期的瘋玩,這會剛上初中一年級。然后經過大約五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的叮咣叮咣的聲音后,踏上祖國的南方的沿海海岸線的那一刻,切實能感受到,南方相較于北方,確實更受西方文化熏染更多點,相對來說也是更開放一些。
故事要從大約是初中畢業高中未開始的那一年的暑假正式講起,那個時候,沒有某信,也沒有某Q,移動電話很少很少,還有諾基亞的天下,當時大街小巷的曲子是我的一九九七年?如果沒記錯的話。
網絡大約也是剛剛起步的年代,最多的是各種個樣的地方性質的聊天室,也有全國的,就是在聊天室里面,認識了整個高中故事的女主角,不僅是高中,一直到大學,到大學畢業后的好多年,也都存在于我的生活里,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養成的習慣,一般并不會太過關注于個人的信息屬性方面的內容,聊的開心的話,哪怕對面電腦前面坐著的是一只狗子呢?無所謂的。
也直到快要見面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至少大我五歲,也許六歲,女大三,抱金磚,兩塊金磚一樣抱得動,難怪在聊天的時候會有一種被包容,如沐春風的感覺,這可能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向下兼容了,對方在見識,認知,觀點,等等方面完全的超越你,然后還愿意向下兼容你,讓你覺得聊的很開心。
哪怕是多年以后,我也一直對財務相關的從業者,不論是公司會計,出納,銀行柜員或從業者,金融白領等,都會另眼相看的一方面的原因,仔細想想大概是在這里吧,那個發生在南方海濱小城的下雨的夜晚,一個十幾歲大男孩與二十幾歲女人的故事,影響了我好些年,好些年,以至于稱為人生導師,也不為過吧。
當時上網的費用確實不便宜,大約一個小時四塊或五塊,區別主要就是環境好壞,父母托付給朋友每天給到我的零花錢大約是在二塊或三塊之間,是二塊還是三塊大概主要看這位朋友的心情好壞,有時候連著幾天都是三塊,有時候又一直給二塊,對于我來說,是兩塊還是三塊,也覺得大概可能要靠自己的運氣,至少一度我是這么認為的,每周省一省,再加上周末額外的零錢湊一湊,剛好可以在網絡工作室里面放飛自我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其實網絡到底有多大魅力,每個人可能有每個人的認識,在我看來,給予了更大的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人類的獵奇心理,從多巴胺的分泌上,是不少于傳說中的OX的
兩三小時的時間里,除了上網看新聞,看美景,看交友帖子,偶爾也會去聊天室里面發呆一會,看形形色色的人在上面海闊天空的聊,這么多年對這印象還如此之深,有可能的原因大概無外乎這么一點,確實也是帶我第一次體驗真正的男歡女愛的契機,而不是靠五姑娘所得來的慰籍,詩詞里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古人誠不欺我,確實已經記不太清楚是怎么搭上線開始的,只是聊來聊去,便約定了每周三打電話聊,每次電話聊不了多久,畢竟跨省電話那會每分鐘一塊二,夜間的時候是七毛應該,真的是很貴,很貴,一張50元的電話卡,也就是那么一會,就沒了。
相對于在網絡上能碰到或者說按約定時間上線會面,我反而更期待每周三的電話,很多時候,其實只能聊個五分鐘或者六七八分鐘吧,也有十分鐘的時候,但相對比較少。聊天的內容也很單純,至少在剛開始認識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生若只如初見,又溫柔又濃烈的感覺,至于怎么開始聊到那個方面的時候。大概要從一度很火的網絡18禁文學說起來,記得是在有一次上網的時候,剛離開的前座的一個網頁沒有關,嗯,看到還在那么的幾個字之后,我就隨著這個沒關掉的網頁,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非常直白露骨的文字,并不是那個時候的我所喜歡,多年以后好像也一直沒有喜歡過這種類型的文章,但有一些寫的真的很好的必然是有文學功底的,能讓某些部位產生與眾不同的反應。
大約有了這么前置之后,在后續的聊天里面,確實會在想,在網絡另一端的姑娘,是什么模樣,在不算很后面的時間里,終于是收到了一張寄來的照片,也許是沉溺于太多18禁的文學了,當看到相片上,那位姑娘脖頸若隱若現的choker之后,就一直在琢磨是否是那么一回事。這里大概也算是真正開啟了另一個世界大門,不能說從此便讓另一個自己走入了黑暗中,但也差不太多的樣子。因為脖頸上的裝飾品和普通的項鏈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這對于一個正處在求知欲足夠旺盛時期的青少年時代的我,帶來了更多的探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