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所有還活著的人類都十分有覺悟。
最后的實驗成功,余下的青壯年人及兒童分批進入了那扇散發著詭異光芒的空間大門。
在連續的成功反饋中,都是“全部存活”的消息,雖然“數據異常”的情況越發繁多,但種族存亡在前,誰在乎這點小小的、連犧牲都算不上的變量呢?
直到最后一批人類進入了空間大門后,大門上詭異的光繼續閃爍了一段時間,待到能源耗盡,登時熄滅。
最后一批人類離開了地球,也代表了高等文明的離去。地球正式告別了往日的輝煌,只有數十億的尸骨伴隨著早已腐朽坍塌的高樓廣廈,埋葬在這片充滿死寂的土地,成為人類與命運抗爭數十年的見證。
……
北六一有些茫然地瞪著眼睛坐在地上,看著亂成一鍋粥的同胞們。
她抱著自己的防護頭盔,從上面反著光的金屬材料上看著自己的臉,繼續發呆,就像平時一樣。
北六一本來便沒有朋友。
自從十歲出了培育所,她為了生計,進入了罐頭加工廠。罐頭加工廠的工作十分繁重,日復一日的流水線作業讓所有人都麻木沉默。
北六一由于還沒到法定捐卵年齡,工作只是裝罐頭而已,算是輕松。但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多余的時間社交。
所謂捐卵,是人類數量越來越少下的強制政策。由于末日后的環境因素,女性存活數量已然低于男性,又加之女嬰存活率較男嬰還要低,這么一代代累加下去,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達到3:1。
輻射環境下,自然懷孕生育孩子接近于零可能,因此,為了性別協調與種族延續,人工培育胚胎的技術成為人類繁衍的新方式。
所有女性到了十五歲,每年必須向基地提供兩顆以上卵子集中在培育所人工培育成長到十歲,以保證孩子的存活率。至于男性,則一生捐一次精即可。
由于一切培育信息是完全保密的,沒有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也沒有父母知道誰是自己的孩子。所有血緣記錄都在培育所里——絕對機密,天知地知。
培育所的所有胚胎一開始都是編號,沒有名字,等到十歲出了培育所,就可以給自己起一個名字。
北六一,是北部培育所第六十一號胚胎。
這只是個隨意起的名字,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就像北六一的人生一樣,似乎只需要為了下一頓飯吃什么口味的罐頭而操心一樣,平淡無奇。
在她看來,她這樣的普通群眾能在地球“終結日”數后十年后出生并存活,都多虧了她祖爺爺祖奶奶爭氣。
……
三十余萬人類轉移完畢,所有人類重新按照地球上的基地歸屬站了隊。
一切似乎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直到一個男人的尖叫聲響起,點燃了一場新的騷亂。
而在騷亂中,北六一安靜地站在原地,看著周圍兵荒馬亂的場景,有點茫然地眨巴了一下眼睛。
星元800年,一支由三十余萬人類組成的星際移民到達了第二星際世代聯邦的一顆小星球上。與此同時,在轉移過程中,部分人類發生了改變人類歷史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