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玲瓏寶相莊嚴,眉宇舒展,一種甘之如飴的樣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周易的聲音越來越大,如同黃鐘大呂,逐步進入“無我”的境界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周易如同圣人附體,親身傳道,天地發生共鳴。
-------------------------
玄天大陸的諸子牌位、圣廟、道觀的圣賢佛像,跟隨著周易的韻律,如同頷首認可,圣光熠熠。
“百圣齊鳴!又是百圣齊鳴?天地間出現了何種曠世經緯?”在帝都書苑閉目養神的大儒宮奇,雙眼精光爆射,一臉不可思議。
萬里之外,一些仿佛住在地底的高僧、仙人道長駭然睜開雙眼,飛赴空中,“文曲星亮了?一代文圣再次頌經?”
圣像的光點似乎再次從圣像抽離,消失在無盡的夜空。
周易、玲瓏再次感受到清涼溫潤的帶著香火味道的仙氣包圍,一股股民間念力順著周易、玲瓏的眉心涌入腦海深處,如冰雪消融般融于腦海,整個腦海如同泡在瓊漿玉液之中,飄飄欲仙,神清氣爽。
仙氣涌入的同時,仿佛億萬年前得道高人圍坐在周易兄妹身邊傳道頌經,如同黃鐘大呂,道音灌耳。
周易也未曾注意到,部分仙氣居然被石卵九竅吸收而入,醍醐灌頂,開啟著靈智,洗滌這季蒼在石卵心靈上留下的污穢之氣。
而玲瓏再次被仙氣洗禮,雖正襟危坐但充滿了極度享受的如癡如醉,面容充滿了書卷氣息,渾身仿佛被道德的圣輝籠罩。
此次距離傳道《易經》相隔的時間實在太短,估計是圣像、佛像儲存的香火念力也不多,此次的仙氣的數量遠遠低于第一次,但周易的識海依然吃了個飽,二重天的識海,充斥了大半,意味著已經進入二重天的后期。
周易感覺神念輻射的范圍擴大了一倍。人如同端坐在球體的中央,神念從球體中央釋放擴散,如同炸彈在空中爆炸,上下左右無視任何障礙,穿透200步的距離。
當將神念聚攏,如同激光如束時,人端坐不動,神念卻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擴散,因神念更加聚焦,擴散的距離更遠,一里地以內的生物跡象都可在識海中清晰呈現,如同神魂離體,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