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城里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可比十幾年一成不變的鄉下有趣多了。
年關將近,年景雖差,各個商店里買年貨的人還是格外多,只是大多行色匆匆,面帶憂色。
臨街墻面上刷著各色標語,到處可見一幅幅花花綠綠,寫滿大字或是畫了畫的紙。
崔大可和崔河生挑著擔子,掃了一眼,都是什么“斗爭”“進行到底”“揭發”“批判”。
他對這些官面上的事體不懂,也半點不感興趣,跟著崔忠國匆匆往機修廠趕去。
不多時,機修廠的大門赫然在列,大門緊閉,機修廠屬于國有資產,大環境下連看門的保衛都是荷槍實彈。
擔子雖然是崔大可和崔河生挑著的,但崔忠國體型微胖,依然滿頭大汗,匆匆抹了一把頭上的臭汗,來到了廠門口和保衛準備交涉。
一個身材魁梧,國字臉,中山裝,明顯領導模樣的領著一眾著軍綠服裝的保衛攔住了崔忠國等人,警覺的詢問到:
“幾位同志,你們是干什么的?”
“哦,同志,我們是南臺公社派遣來的。”
崔忠國邊說著從衣兜里掏出公函遞了過去。
介紹信是南臺公社開具的,上面寫著獲知機修廠和南臺公社是工農結合的對口幫扶單位,深知機修廠工人同志辛苦,特帶一批物資前來慰問,請機修廠領導對接云云。
上面蓋著南臺公社的大章。
接過公函,領導翻看了一番,眼神緩和了許多,又瞄了一眼那裝的滿滿的四只籮筐,眼神一亮,熱情的說道:
“原來是南臺公社的農民兄弟啊,我是保衛科科長王大年,快進來吧,我領你們去找我們廠長。”
崔大可眼神微瞇,終于來到了機修廠,這保衛科科長在劇情里出場不多,但一身正氣,算得上是一個漢子。
在保衛科科長王大年帶領下,很快來到了廠里的接待室,讓人倒了幾杯水就去了找劉廠長。
王大年來到了廠長辦公室,敲了敲門,然后推門拿著介紹信走了進來
此時劉峰、梁書記、焦書記還有行政科劉科長等人正在討論著什么,見丁如山進來,劉峰笑著詢問到:
“大年來了,什么事啊。”
王大年介紹了一番遞上了公函,就坐在一旁等起了消息。
劉峰接過公函,先看了內容,然后將公函遞給了眾人傳閱,開了口:
“這南臺公社確實是我們機修廠的對口幫扶單位,大家都看看吧。”
焦書記是劉峰的愛人,她瞧過介紹信之后,首先說道:
“這南臺公社現在派人過來無非就是想取得幫扶,但現在咱們廠里本身任務就挺重的了,而且按照政策,他們那排名是靠后的公社。”
行政科劉科長也是連聲附和:
“焦書記說得對,我們機修廠對口幫扶單位足足有五個,現在還沒輪到他們呢,劉廠長,您不好說,要不我去打發了他們。”
說著就要起身。
劉峰眉頭是皺了皺,阻止到:
“劉科長,先別急,南臺公社先前我也聽說過,確實也挺難得。”
轉身又朝保衛科科長丁如山問道:“大年,剛才是你接待的他們,你怎么看這個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