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一路縱馬,下午到了一個鎮前,此鎮名叫駱馬鎮,因毗鄰駱馬湖而得名,過了此鎮,距棲霞山只有幾十里路了。
一到鎮上,入云子帶住馬對幾人說:“明日就是木逢春的大壽,今天各路英雄估計會齊聚在棲霞山腳下的棲霞鎮上,想必人多嘈雜,我喜歡清靜,不如我們今晚就在這駱馬鎮上住下,明日一早再出發趕奔棲霞山,走快點兒,上午也就到了。正好此地有一明月莊,莊主是我的故人,我想去那莊上走一遭,你們幾個就去駱馬湖邊上逛逛吧,晚上我們在鎮上的同福客棧相會。”
幾人早聞駱馬湖之名,一聽之下求之不得,遂和入云子分了手,由正浩然帶著打馬直奔駱馬湖而來。
到了駱馬湖近前一看,好一個湖,這湖平如鏡,碧如藍,遠處不盡蒼松疊翠倒映湖中,與不時出沒的船只相映。幾人見慣了嶗山腳下的東海,與那東海的波瀾磅礴相比,眼前這湖景又是另一番精致靜謐景象,幾人來了興致,跳下馬,到了岸邊賞玩。
游玩多時后,幾人又打馬沿著湖岸騎行,這湖太大又怎能游盡,待到天色將晚,幾人也盡了興,于是掉轉馬頭慢慢朝駱馬鎮而行。
途經幾個漁村,早出的漁民已然收網歸來,漁船七七八八,都纜系在綠楊樹下,車蘭見船艙里滿是魚兒,勾起了饞蟲,便要去和漁民買幾尾來。
車蘭沿路看了幾個船的魚,都嫌小,等再往深處走,眼看已是偏僻無人,正待轉身,忽見一只破舊的烏篷大船斜停在水邊,車蘭走近一看不由大喜,那船上有個大木盆,盆內盡是3斤往上的大魚。
見船篷處罩著簾子,車蘭沖著里面問了句:“船家,這幾尾大魚可否賣與我?”
話音剛落,簾子挑開,船內走出一個臉色蠟黃干瘦之人,掃視了幾人一番后,冷冷道:“這魚不賣。”
說完轉身便要再回篷內。
車蘭奇道:“怎么就不賣?我多給些錢還不行?”
那人并不回頭,不耐煩道:“說了不賣還啰嗦。”
說話時已進了船內。
幾人面面相覷,正待要走,郭小劍見車蘭一臉失望,忽然說:“其實車師姐想吃魚,有于濁浪在這兒又何用破費,省下的錢你不如晚上買上幾壺好酒,那騎驢酒喝完了,此地還有竹葉酒最是出名。”
車蘭一聽看向于濁浪。
于濁浪笑笑:“既然他們不賣給我們,今天我便捉條最肥的請大師兄、車師姐吃。”
說完他走到湖邊,本想去了衣服,但看車蘭在就只把鞋脫了,又把佩劍擲給郭小劍,足尖一點地,已到了兩丈外的半空中,身子一轉,一頭扎入湖中,此后便沒了動靜,只剩水面留下的漣漪。
過了許久水中并沒動靜,這時從剛才的船內又鉆出一人,只見此人40來歲,深棕色的皮膚,滿臉的胡茬子,生的虎背熊腰身材極為健碩,沖郭小劍三人問道:“剛才已經說了魚不賣,你們還在此做什么?”說完又朝湖面看了看。
郭小劍看一眼那人,心說哪來的大壯?跟個人熊似的。聽他說話,聲音嘶啞,比公鴨還難聽,但顯然內力不弱,可不是個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