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之所以死了,只是因為他沒有躲而已。
陳曉沒有著急繼續動手,而是陷入了沉思,他已經把老人斬殺了三次,而且老人一次比一次強。
陳曉毫不懷疑,下一座墳前,老人依舊還會出現,而且比前三次都要強。
三座墳塋中,各自埋了一句話,從不惑墳中的“無可,無不可”,一直到甲子墳中的“至誠之道”,似乎也都在逐步的印證一種劍道境界。
而每一次出現的老人,似乎也都在側面的展示著對應的劍道境界。
老人和九座墳中究竟存在著什么樣的聯系?
陳曉問老人墳里埋的是誰,老人說這些墳里都是燕白衣,又是什么意思?
老人究竟是不是燕白衣?
自己一要挖墳老人就一次次的出現阻攔是因為什么?
假如埋藏的都是一些帛書,為什么有用生死同門這樣的大兇之局?
無數的問題紛至沓來,任憑陳曉智商過人,也始終想不通,這究竟適合緣由。
狠狠的搓了搓臉,陳曉神情凝重的看向第四座墳頭插著的木牌。
守國鄉!
這塊木牌顯然已經不是以年歲記錄,而是似乎在記事。
望文生義,陳曉不免想到了抗戰。
紅星共和國也曾和華夏一樣,有過抗戰歷史,只是人物,戰役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陳曉毫不懷疑,第四座墳前即將出現的老人,會比前三座墳前出現的老人都要強。
只是片刻陳曉眼神再次銳利起來,他現在目的就是破陣拆墳,然后下山,不論多強,一一斬死便是!
念頭至此,陳曉突然感覺心境澄明了一些,再次一劍斬出!
這一劍,比剛才那一劍還要快上些許!
陳曉也感覺到了,便是若有所悟。
心意越澄明,出劍就越快。
心思越雜亂,出劍就越慢。
劍的快慢,取決于心中有沒有障礙阻攔,就像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才能毫無顧忌和雜念。
只是片刻之后,陳曉頓時呆立當場。
因為這剛剛若有所悟,更快更強的一劍,被再次老人伸手攥住。
雖然老人枯瘦的手上鮮血橫流,劍卻再不能寸進。
而此時陳曉再看著眼前的老人,已然大不相同。
在此之前的老人,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癡傻的模樣,而這一次老人仿佛清醒了過來。
不對……是活過來了!
老人的眼神變得明晰起來,干凈起來,凌厲起來,決絕起來。
他不在傻笑,而是抿著嘴唇。
臉上的皺紋不再詮釋他的蒼老,而是仿佛刀劍劈砍出來的千溝萬壑。
下一刻,老人左手點出一指,直指陳曉的眉心!
陳曉不用看都知道,這一指很快,快的他看不到。
至于為什么這么快,陳曉在這一劍加身的前一刻才有些徹悟。
假如決心越大,劍越快的話,老人現在展現出來的決心要遠勝過他。
陳曉冥冥中感覺道,老人不是在守住這座墳,而是在守住其它的什么東西。
恍惚間,一指如劍!
一人如城!
陳曉有些明白了,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劍意,不是他嚼了九株劍星草,看了無數劍意,照貓畫虎,所能企及的高度。
他從一開始就清楚,他的“意”是假意,徒具其形,不見其神。
陳曉之所以能破李云霄的江河萬古流,是因為李云霄的劍意也是假的。
而陳曉敗他靠的是妙到毫巔以假亂真的技,不是意。
但是假的終究是假的,以假亂真也是假的,碰到真的就現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