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放在電腦桌面的思維導圖,景言將自己這些天的成果展示給了郭佳過目。
“《凡性的教室》,這個書名挺奇怪的。”郭佳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迫不及待地將筆記本挪到自己面前,認真無比地看了起來。
……
兩眼仿佛被屏幕中的內容給吸住了般,郭佳整個人完全沉浸在了其中。
時而面露驚愕,時而一副恍然之色,時而緊張到握拳屏息,時而長松口氣……
足足花費大半個小時,郭佳將所有內容看完,他猛地一拍桌子,兩眼放光地看向景言道:“景言,這本書能行!”
生怕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激動情緒,郭佳抬手按在景言的肩頭,興奮無比地強調道:“雖然只是粗略的大綱,但通篇看下來后,我竟然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現在就能看到這本問世!”
“接下來我會把這本的創作細節從頭到尾梳理講解一遍,中途你有什么疑問或者意見都提出來。”景言正色說道。
兩個人搭檔組合進行創作,必然會在上產生或大或小的分歧,難以像一個人那般貫徹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哪怕景言和郭佳就創作過程進行了分工,彼此約定不干涉對方負責的任務,可如果不就達成理解上的一致,最終創作出來的作品誰也不會滿意。
事實上,多續寫而少合著的一大原因便在于此,世上斷然沒有兩個人能夠心意相通,而彼此之間的縫隙會在作品中放大數倍不止!
“故事講述的是在某個私立高中,新學期報道的那天,三年(7)班的教室里來了一位陌生的新教師。這位將擔任英語教師兼班主任的新教師是一個約莫三十歲,看上去不茍言笑的男人,名叫莊曉。關于他的具體人設,我在思維導圖中附了人物小傳。”景言指著屏幕說道。
“我剛才就看到了,你居然給整個班級二三十號人都寫了人物小傳,從年齡、相貌、性格、家庭背景到個人經歷,完全涵蓋了這些出場人物的方方面面!如此細致且詳實的人物設定,哪怕編劇在寫劇本時也不過如此吧?”郭佳感慨道。
正常來說,網文作者在創作前或多或少會做人物設定,但像景言這樣,給每個角色都填充了近千字人物小傳的,估計鳳毛麟角!
最喪心病狂的是,其中一些相對重要的角色的人物小傳,景言改改寫寫已經是第六七個版本了!
不提其他,單就人設這點上,景言做的準備工作堪稱盡心。
“莊曉來到三年(7)班的第一節課上,他在黑板上寫下了三個單詞:ego、id、superego!”景言繼續說道。
“自我、本我、超我!記得是由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一個理論,精神的三大部分?”郭佳的學識頗為淵博,一下子就想到了三個單詞的出處。
在心理動力論中,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與超我是一個人精神的三大部分,并以此理論來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系。
本我,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類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沖動的**。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于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
自我,則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于人格結構的中間層,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對于這三個我,有個非常經典的句子:自我為了駕馭本我舉起了超我的鞭子。本我追求快樂,超我追求道德,兩者協調才有了現實的自我。”景言解釋道。
“呃,我可不可以這么理解,本我即獸性,超我即神性,而中和了兩者的自我便為凡性?”郭佳若有所思道。
“大體便是如此吧,這三個我正是這本的主題和基調!”景言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