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在手上就能慢慢研究。
銘淵身處的這片區域似乎一個學生也沒有,沿著河流走才能有源源不斷的魂魄殘靈,銘淵也就沒有脫離開忘川河而往岸上深處而去。
而事實上銘淵沒有遇到一個同伴的原因也在于此。
人們傳送到秘境大多都是在邊緣,忘川河之于此地亦是如此。
這是一條環繞秘境邊緣的支流,幾乎大部分卡靈都是零階的,甚少遇到一個一階的童魂。
但銘淵并不確定遠離河岸,那些不同類的卡靈所產是否也具備著此類三魂七魄的特性。
而忘川水澗遠遠不止一種河流,也正是這個緣故,整個秘境才被稱作水澗,這里沒有傳說故事里的奈何橋,而是千百種河流聚集之地。
忘川河旁野孤魂。
只是此秘境最為出名也是所有人一進來就會遇到的一種河流罷了。
在那深處,有如寒潭的寂靜大湖,也有如冰川般的永凍瀑布。
這千奇百怪的不同地域方才是銘淵嘗試原因。
也是最有可能找到契合雪靈地域的秘境。
但這僅僅是人們依著慣有思維的經驗探索而來。
銘淵隨著河流的一直深入,越發覺得不對勁。
這些童魂的樣貌竟是在隨著進入而愈發顯得成熟,也就是越往下走,遇到的魂魄竟是樣貌年齡越大。
這忘川河有古怪,銘淵心底油然而生如此感覺。
原因也在于手中的命核種類。
前方年齡最小看上去不過七八歲的孩童殘魂所生命核僅有兩種,銘淵起初以為是掉率的原因。
但隨著這些外貌不同的殘靈出現,掉落的三魂七魄種類竟也開始改變。
銘淵便開始控制手里命核與魂晶的數量。
這些魂晶主要還是用于補足命核的完整,但也需要收集一些,因此銘淵也打定了主意,即便是要湊齊三魂七魄,在目前情況下,一組即可。
要想再多,估計原本收集靈材的任務就達不成了,鑄卡的事暫且放在最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銘淵要根據在此處究竟會耗費多少時間來真正下最后的決定。
由著三魂七魄故而總共會有十種命核。
而就目前為止,銘淵卻將將補全了兩個命核,而總共拿到了五種不同類的命核。
完整度各參差不齊,但也相差不大。
到了后面,那些魂魄的類型也開始變得越發豐富。
不光年齡,更有著種類的變化。
人類,獸類。
越發的難纏了起來,雪靈應對的速度也開始漸漸變慢。
那些魂魄對霜雪的抵抗也要更強一些了。
出現一階卡靈的頻率也變得更高,被動的觸發就會越緩慢。
銘淵仍舊堅持著不斷收集,直到眼前的道路被徹底阻擋,那竟是魂魄形態的植物卡靈,如同荊棘一般層層纏繞,阻斷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