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伯翻修的那部《虛幻的真實》一書中,其作者引用了黛德納拉世界·第一紀元·魔能涌現時代出現的一個影響后世的幻形理論,它名為不可名狀的巧言,又叫賢者妙手,或者思潮蒸騰。
從明面上解釋,構思并設計此項理論依據的人希望創造出一個通過消耗心靈能量來換取物質轉變的奇跡,然而,在初次模擬以后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且從未中術者的客觀角度得出結論——現實物質并未發生改變。因此,這個構想被駁斥為完全違背了魔法守恒定律,故此被許多學者歸類到精神體系的催眠領域當中。
他們判定的理由是,這種詭術俱現出來的物質形態雖然見、聽、聞、摸、嘗都真實無疑,其實是中術者的精神意識被完全蒙蔽,隨后又通過主觀認可加以穩固,較為危險的是,它在理論上也可以發生范圍性傳播,即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影響。
隨后,理論支持者提出異議,他們認為物質與精神的區別并不能只是通過有與無、真與假的規律去單純衡量,如果個體堅信自己的面前有一張桌子,至少對于這個人而言,該物質就是真實存在的。
于是,有人發出譏笑,有人據理力爭,有人實事求是,這也為幻形領域的發展開拓出極為深遠的思潮。
書的主人認為,“不可名狀的巧言”完全符合了他對于幻的極致定義,通過這種假亂真的形式讓中術者自我判定物質的存在屬性,從而推動出精神就是物質這一理論,所以他著重挖掘并逐步分析出這個失落魔法的可運行原理,從而模仿出劣化版的法術節律,于是,這種手段就便宜給了亞伯。
在黛德納拉的世界中,各種族除了擁有魔法的眷顧外,他們還開發出了極為特殊的心靈能量,這種能量可以與人性中的理智概念掛鉤,也是精神素養的具現化表現形式。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魔力并擁有使用權限,這也包括崇高大神殿的主教與祭司們,于是,幾乎是在女神的默許下由凡人開發出了另辟蹊徑的心能體系,以此平衡魔法在獨尊地位上的肆虐。
亞伯作為被星球女神改造后的新任大主教,光桿司令版一星之下,無人之上,除了擁有大量雜亂的精神財富外,心靈能量也是他熟悉且又陌生的技能之一,這是由于強自灌輸的心能并不是他在先天遺傳以及后天教育中所得,因此就會本能的忽視,所以需要他主動挖掘適應,否則就會被下意識遺忘。
在某種意義上,心能也可以被認為是黛德納拉人的血脈本能,它除了可以模擬法術的表現效果,對于生命機體也能起到一定的影響,使其更為強壯與多段式再發育,如果同時掌握心能與魔力,那么就可以開發涉及唯心領域的法術體系,不過,這在黛德納拉世界是被明面禁止的。
另外,著重需要說明的是,心能與精神意識息息相關,過度的消耗心靈能量并使之超過自身警戒線,個體的思維框架就會發生混亂與坍塌,輕則頭暈腦脹、嗜睡、精力不振,重則神經錯亂、喪失理智、身體本能化或者腦組織壞死。
正是有著這些約束,亞伯不敢過度使用這個被冠以巧言的法術,這不僅會讓自己的狀態陷入不佳,更因為它在亞伯看來,就是一個巫師戲法,便于欺騙他人的五官罷了。
但是,這種欺騙方式并非沒有另外的效果,生命體系十分的復雜與有趣,所以在《虛幻的真實》中,原作者提出通過幻形法術來治愈傷體的理論依據,這也成為了亞伯的行為支撐,也就是他所能掌握的變相化治療手段。
如同眼前所看到的,洛丁的表情中洋溢出明顯的愉悅感,好似酒足飯飽以后沐浴在溫馨的陽光下酣睡,其實,這是亞伯隔絕了對方的痛感,并影響到腦垂體,刺激出足夠份量的多巴胺,在影響到神經系統對于生物機體的判斷認知后,從而達到傷痛遺忘,創口自然粘合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