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克教授笑了笑:“朝鮮韓國就不說了,他們的歷史真的不算久遠。日本也是……但是蒙古和中亞地區。”
“大洪水如果來至海嘯,他們那些地方根本感受不到。”
安東尼克教授忽然一怔,點點頭:“哈佛大學做過相關的研究,最可能發生的時間在7000-000年前。那個時間段的某一個時間點,全球的海平面曾經大幅上升超過一米。但大洪水的發生,已經不可考究了,事實上全世界范圍有大洪水的傳說很正常,就算現代世界各地也經常發生洪水。”
1.2萬年前,地球上還發生過隕石撞擊地球事件,亞特蘭蒂斯的沉沒,和隕石的撞擊多半有關系。不過那時候小白在沉睡,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么。
在島上游玩了幾天,莫凡聽導游介紹了很多當地的傳說,還拜訪了幾位傳承古老的大祭祀。
原住民祭祀,不過因為基督教影響,已經不那么純粹了。聽大祭司說,幾百年的復活節島并不是孤零零的一座島嶼,在周圍幾百公里范圍內至少有三座島嶼,這些島嶼會漂浮,有時候多,有時候少……
聽起來越來越玄幻了。
如果在內湖,有浮島存在還能理解,也比較正常。但是海洋里的浮島,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
“你怎么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回到星海號,趙吉陽見莫凡還看著復活節島上翻譯出的各種資料看,問道。
“好奇。你說,世界上會不會存在漂浮的島嶼,在海上。”
趙吉陽瞪著眼睛,搖搖頭:“你入魔了吧。我知道浮石,但是浮島,肯定不存在。”
莫凡懷著好奇找到趙教授,他說了一段話:“東之南又南,有一小島,一小國。小島飄忽難尋,有炎鳥,有火蛇,有小人,有仙草食之力大……這是山海經,海外經里記載的一篇故事。”趙教授看到莫凡抱著的資料:“你手上什么東西?”
“我拜訪了島上一個原住民大祭司,他說了些傳說我讓導游整理了出來。里面說復活節島在幾百前不是孤島,周圍至少有三座島嶼,多的時候有十幾座島嶼,這些島嶼是會移動。其中一座島嶼和復活節島撞在了一起。”
“浮島?”趙教授怔了一下。
復活節島上面,有些石像頭戴禮帽。
禮帽就是一個大圓形的石頭,這些石頭的重量很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浮石。
浮石是火山石,里面都是空的全是氣體,像蜂窩一樣。這樣的浮石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常見的浮石很小。而復活節島上的浮石,有些則很大。風干的浮石能漂浮海面,但是長時間浸泡海里肯定會沉下去。用浮石形成漂浮的島嶼,開玩笑了呢。
趙教授接過莫凡手上的資料,連釣魚的興趣都沒有了,回樓上的客廳仔細看了起來。
傳說通常有夸大的成分。
那是在文字尚未發明的時代,人們要對歷史做紀錄只能利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因此傳說通常不可考,所描述的事件發生的年代,遠在文字發明前的遙遠過去。
復活節島之行本來是休息旅游,放松心情,旅行結束,眾人心中卻更多解不開的疑惑。或許,來到復活節島看了這些偉大遺跡的游客,離開的時候心里多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