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海深79米——95米,工程船在打樁柱,會搭建一個簡易海上平臺。不遠,有三個標準網箱下水了,網箱也是樁柱固定。在網箱上,還有用來居住和生活的小房子。
每個標準網箱高49米。是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養殖場的位置在洋流線上,主要飼養符合當地氣候的魚類。
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這個東西并不稀罕,著名的有深藍一號,等。但是造價,這玩意便宜太多了。
可以同時飼養110萬尾石斑魚,網箱內設計成石斑魚喜歡的棲息環境,一個網箱,年產量1000噸以上規模。
莫凡游艇靠上網箱,一個略微發胖的中年男子從小屋子探出頭:“莫總?”
“嗯。”
周興福,南方島小港村的村存在,兼南方海產養殖公司總經理。
南方海產是小港村的集資企業。他們村子都發財了,家家戶戶百萬富,有十幾個膽子大的人,靠投機,做成了億元戶。不過,一大半億元戶只停留理論上,因為土地泡沫,這些人欠下銀行和其他人一屁股爛賬,還不知道怎么搞。
“歡迎光臨,歡迎光臨。”周興福先是怔了一下,不敢相信莫凡會親自過來,連忙走出屋子迎接。
“這個網箱如何?”
“先進,太先進了。不怕您笑話,這個玩意,我們現在還沒有搞懂。”
這個網箱,單獨是網箱的重量達3510噸。配備有各類傳感器3000余個,可實現全自動監測、喂養、清潔等工作。
根據設計,僅需要11名員工就能實現一次養魚110萬條,由中船重工武船海工研究院進行工程設計,由中遠集團和中船重工聯合建造。
中船重工武船海工研究院此前有過類似的工程,再次設計,并有中遠集團的技術,建造這樣的工程非常輕松可簡單,而造價,也超乎想象的便宜。
11名員工飼養110萬條魚,也就是說一名員工飼養10萬條魚。在深海養殖,成本更低,成活率更高,只要喂養的飼料不出現問題,養殖的魚,比野生魚更安全衛生。
很多人都認為野生的才是好貨,那得看什么水質里的野生魚。這里遠離大陸,地點是千挑萬選的出來,水質干凈沒有污染,只要喂養的餌料沒有問題,產出的魚,應該就不會錯。
周興福邀請莫凡他們上去參觀,走走看看……
這個玩意,看起來平常,就是使用的材料不簡單。至于技術含量,好幾年前就有的東西。
莫凡他們立足的網箱已經投放了育苗。旁邊幾十米遠還有一座網箱,有走廊連接著,幾十名海產養殖專家教授和幾百名學生在網箱旁邊的漂浮平臺居住和生活。搞研究,參與實際工作,為將來的推廣工作儲備技術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