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周衍在八面鎮一家客棧中,翻看著花了二十兩銀子買來的這一卷《江湖人物志》。
魏長順還真不是謙虛,這《江湖人物志》正如他所言——
不大嚴謹!
逗逗悶子!
跟什么江湖百曉生、兵器譜、天地人三榜等等武俠傳說壓根搭不上邊。
粗糙。
馬虎。
周衍隨意翻看就能看出這《江湖人物志》字里行間中的敷衍,怕是缺漏也有不少。
但勉強倒也能看。
這里頭按著人物歸屬介紹了不少成名人物,順便還介紹了一番各州稱得上號的武林門派、江湖世家等等。
比如宜州。
被周衍覆滅的沙河門就在其列,對王千尺、沈雄、韓木龍、衛見山等人也都有三兩句話的提及。
不過沙河門去年十一月下旬被周衍滅門,至今兩個多月,《江湖人物志》中卻還未更新更正,可見一斑。
至于‘雷刀’葉開、‘青翼蝠王’這兩個新近出現的人物也未錄入。
至少在時效性上,這東西不大行。
但左右也就二十兩的玩意兒。
《江湖人物志》湊合編,周衍湊合看。
宜州境內,周衍還看到雄獅會青木分舵中的吳朝新,也看到‘鐵膽頭陀’明空跟‘書呆子’鄭丹心的名字,但三者是分分開的,顯然也還沒更新到十一月。
這三人同樣有簡短的三兩句話概括。
真要細看,其實看不出什么名堂。
最多就是知道誰誰誰是誰誰誰,更具體的沒有。而且上面記載的也僅限于頗有些名聲的二流高手,再往下的銀骨、銅骨都很少有收錄,更別說氣血境武者。
但周衍翻著看過,看到當中頻繁出現的一些門派跟一些江湖世家,他對南景特別是南景北部數州的江湖形勢、各方勢力也算初步構建出一個印象框架。
更有一個驚喜收獲。
……
“長河派。”
“‘白頭翁’陶天宏。”
“二十五歲晉升內壯境,三十歲自創《五勞七傷功》,四十四歲內壯圓滿,功法大成,勝獨行宗師‘白額山君’半式,一戰成名,一戰白頭,人稱‘白頭翁’!”
……
“長河派陶天宏!”
周衍看到這頁手上停頓。
他在紅纓贈予《五勞七傷功》的時候,就想著這門武功的來歷必定不凡,事后也想過打聽。
但五虎寨死絕,周衍后來在沙河門中詢問,王千尺等人也不知此功出處來歷。
卻沒想到今日在這卷《江湖人物志》中見著。
周衍先前沒聽過‘長河派’,現在倒是從這卷書上看到,這是位于南景東南部的一個門派,原先實力大致跟七山盟、興州曹家相當,都沒有宗師坐鎮。但隨著陶天宏一戰揚名,長河派的地位就提升不少。
不過畢竟相隔甚遠,一個東南,一個西北,長河派在宜州、興州、義州這邊的知名度不高,因此知道陶天宏跟《五勞七傷功》的也少。
但按著《江湖人物志》上的記載,此功當真不凡。
內壯境圓滿,到底也還是一流,頂多稱一個頂尖,但在宗師面前可不夠看。
而陶天宏倚仗這《五勞七傷功》硬生生勝過一位宗師一招半式,可見此功的厲害之處。
更讓周衍驚動的是,此功竟是陶天宏自創而出,這等武學素養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周衍羨艷不已。
但同時他也放心下來:“長河派地處南景東南,相距此地尚且遙遠,更別說北面大舒。我回到大舒后,大可隨意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