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玉齋?”
“這是一道齋菜么?還是素菜?”
那戴著眼鏡的新生看了看桌子上的食材分析著,可是其中他還是看到了葷菜的影子。
雞蛋雖然也被許多人視為是素菜的一種,卻也并非是被所有人認可。
所以一時間,他還真無法判斷這‘菩提玉齋’到底是個什么料理。
“善二,你就別嘀咕了,仔細看就行了。”
“扶余主廚明顯是要將它完全展現出來,這道食譜我們之后肯定每個人都會掌握的...”
有好友在旁邊規勸他,可是這個新生卻只是笑了一下,依舊是全神貫注的在分析著。
因為他知道,體力并不好,天賦也不算卓絕的他,也就是在研究分析有些特長了,如果不能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展現出天賦。
在遠月這種競爭激烈的地方,很難真正走到畢業那一天。
是以哪怕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也在不斷的用已經有的知識來分析,來理解料理人的想法。
只有這樣他才能充實自己,并且不斷的榨取自己的潛力,往前繼續邁進。
別看他這樣子,如今也已經是五星級的料理人了,哪怕在遠月里不算凸出,真拿到外面一般的料理店也足夠成為一個主廚或者是大的料理店的二廚。
而這樣的人在遠月內還在為進入之后隨時會被淘汰擔憂,就可以知道遠月作為整個東櫻,甚至遠東的料理圣地,絕不是浮夸。
...
在場的這些學子什么心態,趙扶余并不是太過在意。
反正是公開課的形式,那么就按照他的習慣來,詳細些講解就行了。
真正關鍵的又不是這道料理的味道和工序,而是他最后展現出的可以將食材共鳴加強的力量。
他將之稱呼為‘祭’的東西!
只見趙扶余將一大碗的秈米倒入了簍子里洗干凈,然后直接就放一邊,直到一大鍋水燒開了,這才放入進去一起滾煮四分鐘后,這才把米粒都撈了出來,鋪在了墊了一層紗布的蒸籠上。
“菩提玉齋,便是一種炒飯。”
沒有什么隱瞞的,既然是第一時間處理米飯,趙扶余自然目地就只有一個,所以他才干脆利落的揭秘。
況且他處理米飯的原因也要介紹清楚。
“許多人以為炒飯需要隔夜飯,實際上是不需要的,只要米飯稍微干身一些就可以。”
“先煮過四分鐘后的米飯,再經過蒸煮,就會一粒粒分開,米香味道也會濃郁,而且這些煮過米的米漿不要扔掉,可以再加水,小火放一邊備用。”
既然是要教授,趙扶余自然就是傻瓜式的一點點細節的填充,也沒有任何甩手掌柜的意思。
接下來他就將各種各樣的食材,或是切配,或是泡水,或是取中間的芯子部分,反正是擺在砧板上排布了一大堆。
“這道菜的關鍵,便是似素非素,聞香而見素,嘗起來確是滿口肉香,不見一點肉餡。”
“菩提玉齋,便是如此得來的名諱。”
“這不是一道齋菜,卻看上去比任何齋菜都要素雅簡單。”
只見趙扶余又拿了一個蒸籠出來,將剝好的大蒜和大蔥芯蕊部分,按照一比一的規格,擺在了蒸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