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樹會下雨,其實都是民間經驗,但是蘇油一直在找機會給趙煦立旗子,立刻逮到了話題。
殿中眾臣都看向趙煦,高滔滔問道:“陛下,可有此事?”
趙煦面無表情:“有的。”
侍讀韓維高興壞了,說道:“陛下仁孝發于天性,愿陛下推此心以及百姓,則天下幸甚。”
高滔滔也給趙煦點贊:“的確,心性難得,也是眾侍讀侍講護佑之功。”
幾位大臣連稱不敢。
然而傳言很快,趙煦愛惜螻蟻的事跡,當晚就在汴京城傳揚了開來。
丙子,大雨,大宋北部和遼國南部的旱情終于解除。
趙煦還是小孩子,但是小孩子因為仁慈的行為感動上蒼普降甘霖,讓大宋子民覺得更加可貴。
咱們官家小是小了點,但是真是個好皇帝苗子,未來不會比仁宗神宗差。
這件事情是趙煦做的,但是也只是他一時的行為,這娃被石薇帶著在東明獵殺可愛的麂子山羊的時候,一樣興奮得很。
但是蘇油看到了這件小事的利用價值。
趙煦是個敏感而且隱忍的孩子,他不說,不等于他不懂。
朱德妃被高滔滔訓斥的事傳到趙煦那里,都不知道變成了什么樣,蘇油通過這件事情,給了趙煦一些鼓勵和溫暖。
之后勸說趙煦的話語,才讓這孩子聽得進去。
在去理工學院的路上,蘇油對趙煦說道:“陛下,制度就是制度,而且禮敬和關愛,其實不一定會表現在溺愛的行為上。”
趙煦問道:“司徒此言何意?”
蘇油說道:“臣年幼的時候在眉山胡亂作為,還跑到了大理,中間也遇到了兇險。”
“光獻太后聽聞之后,命官府約束我讀書,當時知縣是張公的公子,便將我送去成都歸由張公管束,后來才有了臣的一番際遇。”
“龍山長、張公、趙公,對我的約束那叫一個苛刻,你知道嗎?當時龍山長要我一年通七經!張趙二公還要我觀政!”
“那個時候我才剛剛和陛下一般的年紀,我也想去青羊肆、浣花溪游玩啊,可到現在我都不記得那兩處繁華是什么模樣,在成都的幾年,基本上就是讀書、寫文章、論事、讓二公指點批評,然后又是第二天的重復。”
“太皇太后越是對親近的人,越是嚴厲,你看她對高功繪的處罰,直接去了日本宋城,不可謂不重。”
“韓絳迎德妃,的確是逾禮了,且事涉陛下生母,故而太皇太后斥責得有些嚴厲。”
“但是斥責的本意,并不是針對德妃本人,而是針對那些想要利用德妃的人,這點想必太皇太后不會明說,但請陛下要意識到。”
“因此陛下不用不開心,斥責了,就說明這件事情就過去了,臣最擔心的,還是那些挑唆之人。”
“小人最善于伺機弄權,必然有人會以此為契機,挑弄陛下和太皇太后的關系,然后以作進身之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