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海軍驕傲有其驕傲的理由,而按照蘇油在密奏里對趙煦的構想,今后的大宋,光拱衛遼闊的海疆,就需要至少六支艦隊,包括北洋、東洋、南洋、以及東勝遠洋、新宋遠洋、大西遠洋艦隊。
每支艦隊又要分作駐泊和任務執行兩支,故而其實是整整十二支。
還有一支,是隸屬京師大學堂的特種科考艦隊,它的任務是探索全世界,不過這支艦隊由皇家慈善基金和最新成立的皇家科學基金撥款,作用也不在軍事上。
航海貿易和物資運輸,如今一年能夠給大宋帶來七八千萬貫的收益,其中南海、新宋、東勝洲的金銀銅等貴金屬就高達三千萬貫。
大宋對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是絲綢、茶葉、瓷器、調料、還有就是乘坐、運輸、護航和保險業務,這里邊的收益同樣不下五千萬貫,甚至更多。
一個歲入三億貫的龐大帝國,一半收益來自海貿,不由得皇室與朝廷不重視。
因此威海衛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衛所機構,但是有海軍搖籃皇家海軍學院在此,很快就變得繁華起來。
應天號轉向之后,經過成山角,就有連續三座海島,海島上都設置了高大的鯨油燈塔、炮臺,有士兵駐守,給來往船只標示方位。
應天號經過了海驢島,雞鳴島,劉公島,遇到的海船越來越多,除了新型的飛剪式縱帆船,還有不少方頭縱帆船和漁船,以及船頭畫得花里胡哨的高麗船和日本船。
見到應天號,不少船只尤其是外國船只,紛紛打出紅底宋字方旗,表示自己擁有大宋近海航行許可證,害怕海軍找他們的麻煩。
應天號的旗幟和它們有區別,是三角形的牙旗,來自王安石的設計,是禮器牙璋的變形,象征著國家武力。
威海灣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海灣,現在已經是五月,但是依舊氣候清爽宜人。
登州有兩樣好東西——金沙和玻璃用石英砂,如今大宋的玻璃也不算太值錢了,不過工坊還是存在技術要求,目前基本都掌握在宗室勛戚手里,成為繼瓷器之后的又一明星外銷產品。
威海港的著名特征,就是海灣兩頭的大型炮臺。
炮臺一共七座,當初的設計目標就是能夠抗擊北洋艦隊的炮火攻擊,同時能夠實施反擊。
這是當然之理,因此威海炮臺當中,安置的是如今大宋口徑最大的巨炮——鎮國大將軍。
說起來這也是個好笑的故事,因為這樣的巨炮要運到威海,走陸路當然不行,因此只能交給北洋水師來完成。
這就等于是朝廷讓北洋水師自己個構造一處讓自己無法攻占,且能夠讓自己覆滅的海上堡壘,搞得張散大呼晦氣。
要運送類似鎮國大將軍炮這樣的重裝備,就需要修造一處碼頭,當地百姓稱之為鐵碼頭。
鐵碼頭是用鋼板卯成方柱,插入海底,灌注水泥,在其上搭建道路構成的巨大棧橋。
棧橋的兩側有突堤和丁字引橋,可以供艦船停靠,鐵碼頭兩側具備同時停泊十艘杭州型巨舶的能力,整個北洋艦隊都能夠停靠得下。
一艘小火輪駛了過來,引導應天號進入分配的引橋。
應天號息了帆,啟動柴油機,跟隨在導引船的后邊。
應天號艦長年紀也不大,大約三十多歲,跟蘇油這沒架子的三公幾天里也混得熟悉了,得意得很:“別的船就得靠小火輪來拖,咱們不用!”
蘇油不禁好笑,這尼瑪一個停車入庫有啥好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