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防等也揣著明白裝糊涂,一本正經走過場:“降制當擇吉日。”
高滔滔道:“老身已經看過了,今日明日皆好,只就明日降制。”
王巖叟再次提醒:“太皇太后宜降一手書,付學士院,庶于事體為順。”
高滔滔答應了,又問道:“以往皇帝大婚,有沒有賜予后家的故事?”
高滔滔是姑母曹后自幼養在宮中的,當時號稱“天子娶婦,皇后嫁女”,千古罕見的緣法。
她要說自己對這方面不太清楚,別人也拿她沒有辦法。
呂大防說道:“漢代時,賜予甚厚。”
高滔滔應道:“漢時太遠,且說唐時。”
呂大防老實回答:“唐時則不見。”
于是高滔滔又問本朝故事,呂大防曰:“有之,但都無文字。”
王巖叟輕輕拉了拉呂大防的衣服,呂大防才回道:“必是出于內庫。若不賜予,必作債。”
高滔滔這才點頭:“這我知道,曹琮向日,還債極多。”
曹琮,即光獻曹太后的叔父,當年曹太后入宮,曹家欠下大筆債務,高滔滔提出舊事,就是想要減小孟家的經濟負擔。
呂大防回到都堂,即召范百祿、梁燾,諭以今日降手書及于制中,要體現出奉圣命之意,又令國史院檢孟元、孟在履歷,傳送學士院。
乃擬手書草稿進入。初欲就丙辰降手書,以皇帝本命,遂改用戊午。
手書曰:“吾近以皇帝年長,中宮未建,歷選諸臣之家,參求賢德。故馬軍都虞候、贈太尉孟元孫女,閥閱之后,以禮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宜立為皇后。付學士院降制施行,其他典禮并依已降指揮。”
高滔滔看后非常滿意,己未,內出制書,立故馬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贈太尉孟元孫女為皇后,仍令所司擇日冊命。
翰林學士梁燾上奏:“伏惟陛下為皇帝留神選納淑哲,踰年方始中選,其于安國家之功益崇矣。朝廷慶事,天下幸甚。臣敢為兩宮之賀,因得以獻所當言者四事。”
“朝廷奉陛下詔旨,講求迎納皇后典禮甚備,誠一代盛事。所當次第施行,不宜少損,使天下明知國家敬重大婚之禮,垂法萬世。此一也。”
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大宋如今豪橫了,有錢了,皇帝的婚禮不應當再辦得寒薄。
該有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有;該講的過場,我們一定要講。要使其成一代之盛事,萬世之垂法。
“陛下既為皇帝得賢助于內,又常多進正人,輔佐圣德于外。正人多則政事純一,政事純一則朝廷安靜,奸邪自消,可以終無憂悔矣。此二也。”
這話的意思,是皇帝成婚以后,就算是大人了,明面上雖然是說“多進正人”,其實是在暗示高滔滔,要放手讓皇帝準備自己的班底了。
“俟慶事已成,內中合有推恩之人,宜出自圣意,早賜處分,不須更待臣下奏請。貴恩德上歸,所不可緩。此三也。”
這話的意思,是說大慶之事,必然會伴以推恩、賞賜,這些事情應當趕緊出臺,而且由高滔滔下達旨意,以免后來被群臣所請,變成因人成事,分薄了天家的恩賞。
“今來有大慶事,上下人心所共欣仰,宜有恩霈,以慰群情。乞面諭大臣,商量特與指揮,不可全無,亦不可至薄。此四也。”
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此大事,雜務繁多,需要派遣專人,負責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