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歷朝歷代皇帝巡幸地方不一樣,蘇家莊子接待皇帝,也不過就是殺兩頭豬,捕些魚,再搞點雞鴨的事兒。
皇后也在石薇和長公主的陪同下提前來到了這里,早幾天就住下了。
孟皇后知道這里是夫君心里的圣地,據說冬天本來該去尉氏更好玩,中牟嘛,夏天里逮知了游泳抓魚才是正經季節。
可惜當了皇帝就不再自由,要不是借著視察大學堂,頒發貢獻獎的正當理由,趙煦怕是連中牟都來不成。
范純仁陪同著趙煦,走在青石板鋪就的碼頭到蘇家的道路上,看著兩邊青瓦白墻的美麗房屋,不禁問道:“這里的人家,收入多少?”
趙煦打前頭領路:“范公要是以此莊評斷我朝農人的收益,那可就差錯大了。”
“蘇家莊子人戶多是以前的退伍西軍,傷殘義勇,如今子弟在各處行商,務工,也有在軍中效力的,收益可多不在土地上。”
范純仁明白了:“還是蜀中千人耕萬人食的套路。”
“也不全是。”趙煦說道:“子弟在新軍效力,收入不錯。還有商行、銀行,這里的老人很多都有股份。他們自己每年要給對面學院提供菜蔬、肉蛋。還有飼料廠、面粉廠、繅絲廠。”
“這里的糧食種得少,糧食從周邊莊子上收來,通過加工賣出,可以留得所需。反倒是油料棉花種得更多。”
“山上是果園,果園下是雞場,養豬也是集中圈養,叫豬場,不是單家獨戶的散養。”
“還有養魚收益也不錯,這里的水是黃河水,每年冬季會拉不少黃河鯉魚去汴京銷售。”
“此外每年發賣給周邊的雛、羔、犢、豬娃、魚苗,都是豐厚的收益。”
“這里還有個小機械廠,小五金廠,因此還是對面學院的金工實習基地,產研轉化基地,農業實驗基地。”
“在這些基地做工的子弟,也要拿學院的經費的。”
范純仁都聽傻了,看了看旁邊陪著趙煦只走不說的漏勺。
知道的,曉得這里是蘇家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趙家莊呢。
陛下簡直是如數家珍,太熟悉了。
而且不是什么小門小戶那樣的熟悉,很明顯,陛下小的時候,司徒讓他熟悉甚至可能親自參與過這個莊子的管理。
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大宋帝國的繼承人,司徒,真神人也。
歷代大臣多有勸君王親農,重視民生的,包括自家父親和司馬君實。
但是幾個人做到了?
心里苦笑,怕是司馬君實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親農,如何重視民生,因此只能停留在口頭上,沒法落實到行動上。
和司徒相比,差距不止一星半點。
朝中有傳言,司徒還曾經讓陛下小時候當過米店伙計,車夫,銀行出納,將作監的匠人,太史局的觀測員,甚至還在皇家軍事學院參加過軍訓……
當時聽到只覺得荒謬不經,這不可能是大宋司徒能夠干得出來的事情,如今看來……
現在反而成了皇帝帶著他們來體驗生活,大宋有這樣洞悉民情、國情的陛下,真的是國家之福啊……
果然,來到蘇家莊子前的敞壩上,趙煦就對幾名臣下說道:“初到這里,諸多新奇古怪,各位可以去莊戶那里走走問問。司徒說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僅僅得于書本之上。”
說完看了手腕上的金表:“十二點半,回來吃飯。”
大宋重農桑,農人砍伐桑樹可是要驚動地方官員的,但是蘇家莊子的桑樹都是大樁頭,樁頭上明顯有新砍的痕跡,還砍伐得整整齊齊。
很不符合大宋如今的法度,但是范純仁可不敢隨便指責。
因為指責過司徒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最后都會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