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章奴行還祖州,率僚屬告太祖廟:“我大遼基業,由太祖百戰而成。邇來天祚惟耽樂是從,不恤萬機。強敵肆侮,師徒敗績。加以盜賊蜂起,邦國危于累卵。
今天下土崩,竊見興宗皇帝孫鄭國王淳道德隆厚,能理世安民,臣等欲立以主社稷。
臣等忝預族屬,世蒙恩渥,上欲安九廟之靈,下欲救萬民之命,乃有此舉。
實出至誠,冀累圣垂佑。”
于此同時,耶律慎思也遣使耶律淳,備言章奴、蕭敵里叛命,朝廷加耶律淳魏王,天下兵馬都元帥,命他率兵北上,鏟除叛逆,拱衛京城。
而耶律淳面對雙方使節,審時度勢,利用“天使來召”的機會,讓蕭敵里、耶律延留發揮了他們的最后價值——“淳對使者號哭,即斬敵里、延留首,以獻京師”。
之后在漁陽誓師,表示自己盡忠朝廷,決意北上勤王。
遣大軍分作三路,一路由漁陽、景州奔赴北安州、澤州;一路由盧龍赴榆關,扼守遼西走廊通道;一路西返奉圣州,大同府。
前者是為了取上京道,中者是防備東京道,后者是要跟自家老爹攤牌,獲得西京道的控制權。
耶律章奴想不到耶律淳竟然又當又立,不但將自己賣了,還把蕭敵里殺了,成了朝廷任命的“兵馬都元帥”。
氣恨之余干脆舉旗獨立,攻陷祖、慶諸州,復祀諸廟,仍述所以舉兵之意,移檄州縣、諸陵官僚。
一時間饒州渤海等地不明真相的官員將領們相繼來應,等到章奴趨廣平淀時,已經眾至數萬。
耶律慎思手里無兵,不得已之下,決定啟用奔逃安置在上京西面的順國女直阿鶻產,和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的外戚耶律余緒。
但是此舉又招致內宮的強烈反對,最終耶律余緒依舊不得啟用,剿滅耶律章奴的任務,落在了阿鶻產的肩上。
恰逢耶律章奴軍隊內部也出了問題,其黨耶律女古等暴橫不法,劫掠婦女財畜。
耶律章奴度不能制,內懷悔恨,以邀約赴宴之機,殺了耶律女古。
耶律女古余黨又叛章奴,加上之前投靠耶律章奴的遼國將領,如今也得知耶律章奴叛遼的真相,紛紛引去。
耶律章奴無奈,不敢再攻擊上京,北走準備投降韃靼。
阿鶻產率兵追敗之,殺其將耶律彌里直,擒貴族二百余人,縛送行在,伏誅。
其妻子配役繡院,或散諸近侍為婢;余得脫者皆遁去,據山澤為寇。
整個上京道的局面,更加的混亂。
……
上京東南,懷圣寺,一隊華麗的奚車車隊停在這里。
這一個月間的局勢變化堪稱眼花繚亂,上京城權力幾度易手,幾乎每天都有一批官員因為站隊錯誤,被推出城郊斬首。
上京留守耶律慎思,和北府宰相蕭托卜嘉、北院參知政事王師儒等人,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總算平息了多方局勢,保住了上京,得到了暫時安穩的局面。
上京城內,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末、東面行軍副都統酬斡,正在緊急征調鄉丁,重組軍隊。
而北面韃靼人還在諸州肆虐,長春岌岌可危,南面耶律淳的大軍正在逼近,后黨的倚仗蕭奉先還在和阿骨打糾纏,先期只敢派蕭兀納統領三萬人先奔赴上京應急,而南院宰相王經還被渤海叛賊高永昌隔斷在東南,各種物資運送不過來。
今日宮中幾位娘娘圣駕到此,便是為生死未卜的夫君,飄搖欲墜的國勢祈福。
與她們一同前來的,還有晉王耶律敖盧斡、梁王耶律雅里、秦王耶律定,以及剛剛出生不久的許王耶律寧。
其中晉王耶律敖盧斡是文妃蕭瑟瑟所生,梁王耶律雅里是故妃所出,由皇后蕭奪里懶撫養,秦王耶律定,許王耶律寧為元妃蕭貴哥所出。
雖然局面已經大壞,但皇室的威嚴尚在,排場依舊不小,這次出行足有上千人隨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