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縣令
現在的考生,窮究墳典而忽略時務,因此進士文章也是務虛的多,落到實處的內容其實很可憐。
到時候自己把考公務員寫申論的功夫拿出來,再結合實際引經據典翻成古文,呵呵呵,這便叫“六經注我”。入拗相公的法眼,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再不行,還可以先搞幾樣發明,得個賜職,然后走制科那條路,那個考的是實務,更是自己的強項。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就算得不到,才識兼茂明于體用還是大有希望的。
不過制科對平時的積累要求太高了,考試內容也多了好多,嗯,能不走就不走。
心里這股勁被程夫人鼓起來后,蘇油突然覺得,所謂科場,似乎也不是那么怕了。
想通了前后,抬起頭才發現天色已晚。
程夫人沒有打擾他,只在旁邊笑吟吟地看著,直到蘇油魂魄歸位,這才打發他回家去休息。
次日早上起來,史洞修上門了。今天他要帶著蘇油去衙門立契。
瓷公雞還是瓷公雞,早早過來,是準備蹭程首富一頓早飯。
吃飯的時候,蘇油見史洞修眼發黑,不由得有些關心:“世伯,昨晚可是沒休息好?”
史洞修滿臉興奮:“賢侄,昨晚在燈下看玉瓷盤,盤子湊近燈火,隔著盤子就能見到一個光圈!”
蘇油不由得暗自好笑:“燈下不看玉。世伯,你該不是點著燈看了一晚上吧?你就舍得那些燈油?”
史洞修臉上神情一滯,似乎剛剛才想到這個問題,想想又一揮手:“今天是好日子,我看過了,宜交易,使錢,干脆鋪張一回。”
程文應呵呵冷笑:“那是,一百多貫錢買下毛都不長的山地,轉眼變成三百畝瓷土產業,作價七百貫,和兩個破窯折到七成股分,這好交易,換我都高興得睡不著!”
史洞修老臉一紅,不由得反駁:“你那瓷版,還有瓷印,不也是占賢侄的便宜?”
說完一指墻上那幅五色套印觀音:“這門工藝,該當作價多少?”
程文應笑道:“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年的官酒坊撲買,我準備給賢侄盤下來,以后酒坊的產出都歸他!”
史洞修就不以為然:“就那酒坊,還指望掙錢?現在我都喝益州過來的邛崍酒……”
眼看倆老頭要吵起來,蘇油趕緊打斷:“磁窯后續事務繁多,處處都要用到錢財,史世伯占七成,是應當的。”
史洞修得意洋洋:“聽到沒,賢侄都這么說……等等,還,還要花錢干嘛?”
蘇油笑道:“未雨綢繆,天然風化的觀音泥,很快就會有用光的一天。瓷石需得開采,粉碎,研磨,去雜,陳積,方才達得到使用標準。”
史洞修大驚失色:“那得多少人工?!”
蘇油奇怪道:“為什么要用大量人工?用機械不好嗎?”
史洞修說道:“賢侄,要化石為泥,什么機械能做得到?”
蘇油說道:“當然也不是完全能替代人工,不過世伯放心,總能替代不少。我們先用現成的陶泥制瓷,以利經營,量力而行,總不至于讓世伯虧損。”
史洞修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如此倒是使得。”
吃過飯,程文應到底不放心蘇油,于是三人一同前往縣衙。
宋代是一個準商業社會,從契約立定便可見一斑。
首先契約是統一的官方格式,由官府印刷和掌握,并加蓋官印以示權威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