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設計的陷阱很歹毒,繩子長度比較短,這樣兔子們被套住后懸空,沒法扭頭啃繩子。
好些直接就吊死在了竿子上。
將收獲的兔子都取下來,將陷阱重新布好,一行人開開心心地回村。
路過小學,五娘探出頭來問道:“張叔,抓到沒?”
老張將手里邊幾只兔子一揚:“抓到了!看,不少呢!”
五娘說道:“我是說那人!”
然后就見蘇油從后邊也轉了出來,肩膀上也前后搭著幾只兔子:“五娘,我們是去給你家地里除害去了,我是真沒想到你不認識我,故而詢問,沒別的意思。”
老張也笑了:“他就是你想見的小蘇老子探花郎,卻不料當面不識!龍首村怕是就你不知道少爺什么樣。小魏呢?叫他一起去老馮那里喝酒去。”
五娘頓時鬧了個大紅臉:“我……我怎么知道……探花郎這么大官,還……還……”
老張更樂了:“五娘你平時挺利索的啊!還什么?”
“一點官威都沒有!”
蘇油笑道:“與其讓大家覺得我可怕,寧愿讓大家覺得我可親。一會和魏江一起到里正家吃兔子啊,我們先回去料理了。”
龍首村靠近六盤山,氣候是非常宜人的,村子中山貨不少。
筍子,蘑菇,蕨根,茯苓,山藥,蜂蜜……不少的好東西。
以前缺鹽的時候,用米湯腌制酸腌菜,是龍首村的度荒必備。
用的就是纖維比較豐富的野菜,將水芹采來洗凈,摘去葉子,開水里滾過后丟到養著淘米水發酵城的酸湯里,隨吃隨加,就是村里百姓的主打菜。
現在日子好過了,習慣還是沒有丟,家家戶戶都有這個。
蘇油挺喜歡吃,不過他還算好的,阿囤彌他們那些二林部出來的,在陜西可就指著這個活命了。
酸湯鍋子,和二林部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芭夯兔做法很簡單,先制作清湯。
剝出兔肉,剔出兔骨,將兔肉切片,放涼水鍋子里淘炮,除盡血水,不然會有股味不好吃。
浸泡后的兔骨,用腌水芹連同部分酸水,加上草果,三萘、花椒等配料熬制成芭湯。一炷香后,倒入一杯泡好的香櫞水,酸湯就制得了。
然后下水發的蘑菇,筍片。
另一邊將兔肉拌以醬油、姜末、鹽、料酒、糖霜,并拌上水豆粉,再碼上一刻鐘。
如今的蘇油想要下廚已經不大可能了,尤其是在外邊,只能搞個把菜過過癮。
馮老漢早已放翻了一頭豬,五只羊,招呼幾個兒子兒媳干了老半天了。
蘇油還不放心,找借口跑大廚房去看了一圈。
基本靠譜,馮老漢和幾個兒子家也添置了大鐵鍋,現在全搬出來放到敞壩邊現壘的排灶上,差不多就是眉山九斗碗的路數。
還有幾個陶缸里燉的羊羹,那就是人家秦人的強項了。
蘇油的造訪是大喜事,馮老漢壓根沒打算就家里簡單弄弄,直接排了個全村老少出動的流水席。
到了下午,陸陸續續就有村民們過來了,有的提著雞,有的提著魚,還有送掛面的,粉條,咸鹽,雞蛋鴨蛋的。
幾個退伍軍人家庭,直接送的小紅封,里邊是十張十文的寶鈔。
這就很好,如果太多,就有點自絕于人民了。
像蘇油來龍首村,就從來不帶禮物,走的時候還要帶一堆蘑菇干筍干山藥蕨根粉葛根粉巖蜂蜜……
席上的芭夯兔大受好評,探花郎料理的美食就是不一樣,野兔子能做得這么嫩,也是沒誰了。
流水席過了三波,蘇油站在敞壩矮墻門上打著飽嗝用牙線剔牙的時候,狄詠孫能他們才打著火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