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我想寫些什么,主旨是什么。
我想在言情之中寫一個古代社會背景下受封建壓迫的女子抗爭的一個故事。
也許在一本言情小說之中,寫這些并不討好,愛是小說中永恒不變的主題,這是正確的,但除此之外,我還想寫一些其他的東西,因為我覺得抗爭的形象是可愛的,也正是抗爭,給我們留下了歷史上無數可歌可泣的女子形象,就想以此作為小說中的一個線索。
其中第五章所寫與許先生坐而論道的情節中,可能一畝地能養活多少人很多人看得都有點撲朔迷離,其實一畝地能養多少人說的是社會生產力的問題。
古代社會中,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婦女地位都是不高的,而之所以近代西方率先出線婦女的解放運動與生產力的發展息息相關。
古代社會中,女子相夫教子可能就是社會發展的最優解。
所以,我也將大背景放在了書中的朝廷改革之中,既是生產力的變化,也有對現在社會的一些思考,從文中“京醫堂”的出現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然而這種不公之下,總有人是想反抗的,總有人是想爭取平等的,就如同文中我所創造的尋青的形象。
2、本文的感情線。
文中與尋青最早相遇的是小狐貍胡來,也是胡來給了她讀書的機會,此后的劇情之中,小狐貍胡來一直是幫助著尋青的一個角色。
然而在發現這個相比自己身在一個更高的位置的小狐貍胡來也是受到壓迫的,也是被迫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一瞬間,兩人位置便相同了,尋青也更生出了保護胡來的愿望。
由最開始的喜愛,到此時的憐愛,再到最后的命運抗爭之下愈來愈近的關系,到兩人相依夕陽下的安恬,催生出了尋青對小狐貍胡來最為純潔的愛。
所以,這也是一篇百合向的文,不欲,不色,我只想安安靜靜講最純潔的愛。
3、關于文章的風格。
我的文風應該是比較靜的。
我更喜歡寫一些日常的生活,從中透露出情感的變化,有糖,有虐,有甜,有爽,有刀,也有心負蒼生的讀書人的情懷,有面對現實的無奈,有原諒,有成長。
4、關于文章的內容。
現在腦子里只有一個大綱,還沒有細綱,所以也相當于和各位討論一番。
第一條線索,明線,是尋青的讀書生活,我之前寫過了,尋青想做禮部尚書郎,因為禮部是管理科舉的機構,也是影響百姓和朝廷價值觀的機構,情節之內,可能會有到官場之內的生活。
第二條線索,明線,胡來的身世背景,胡來是逃出來的,這點應該看得出來,過多不想多講,涉及劇透了。
第三天線索,暗線,妖族和人類愈演愈烈的矛盾,以及妖靈,靈氣集中在大妖和半仙身上,天道有崩塌之勢,引發了真神的擔憂。
第四條線索,感情線。
第五條線索,暗線,尋青的觀念變化以及成長,一個越來越堅強的女子的形象的形成。
第六條線索,明線,尋青所屬國家的治理與變化。
5、本文背景。
一個立足于中國古代社會文化,但是又是架空的一個時期。
如果有什么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