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歷史背景既是現實的,又是虛幻的,然受限于學識有限,有些地方若是有問題,勞煩各位讀者指正。)
下午時分已經到了,尋青早早地就坐進了學堂之中,閉目養神,抬頭看了一眼課業表:
天文,歷史,文章,書法,數術,政論……
怎么這么多?在尋青的印象中,童生試應該是只考文章和數術的啊,看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學堂生活,未必會那么輕松了。
小狐貍胡來也看向那個石板上的內容,似乎也有些怔怔出神。
尋青在心里問到:“喂喂,胡來,你會這些嗎?”
“不會……”
“你不是都活了八百多年了嗎,怎么連這一點都不會?”
胡來有些無地自容,繼續用心聲說到:“吾妖族也是很忙的,哪有時間……”
“得了吧,你可閑得很呢,這兩天就沒見你干過什么事。”
胡來被戳穿,也不尷尬,仍是閉目養神。
其余人也三三兩兩陸續進來了,見了尋青,皆是有些驚訝,同村的同齡人她大概都見過,就是因為三天兩頭得了病,都是來婆婆這里看的。
但是這時候她只能裝作不認識這些人。
只聽那些人竊竊私語:
“這是哪里來的新學生,面容怎么如此俊俏?”
“不知道啊,早上還沒有的,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要是跟你住的近,你喜歡的那個陳醒花,不是魂兒都要被勾走了?”
“去你的,本大爺雖然長的不怎么俊朗,但腹有詩書氣自華,我還是很……”
此刻的尋青才是如坐針氈,也沒人跟她搭話,也不知道怎樣跟別人說上話,只得坐在原地,看著一個個人進來,再好奇地打量著自己。
自己還只能低著頭,裝作在認真思考的樣子。
由于本地私塾先生只有許先生一個人,所以年齡也都是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年紀小的恐怕還只有七八歲,年紀大的卻是已經到了束發之時。
所幸許先生進來的還比較早。
“都來齊了吧,今日課業開始,先介紹一下,尋磬,你過來。”
尋青不安地走上許先生的講臺,只聽許先生說到:“你們的新同窗好友,名叫尋磬,找尋的尋,鐘磬音的磬,是藥婆的遠房親戚。”
尋青作了個揖,有板有眼說到:“承蒙各位同窗照顧了。”
講臺下還是竊竊私語狀:
“哦,藥婆家的遠房親戚,那應該是個不錯的人了,只是不知……”
“就說怎么不像咱這里的人,面色如此白凈,就跟唱戲的戲子一樣。”
“我記得藥婆家還有個十來歲的小姑娘,長得也好看得很,只不過好像有點羞怯,得病去時都不愿意和我說話,她都十三了,也該是訂好婚,看好婆家的年齡了吧?”
“唉,你該不是喜歡上人家了?”
“一天天的就是嘴欠。”
原來是住的不遠的李莊,尋青暗自腹誹:“還羞怯,我那是壓根不想搭理你好不好?整天呆頭呆腦的,跟個傻子一樣。”
說罷,回到自己的草席上,盤坐在低矮課桌前。
許先生聲音還是十分醇厚,清了清嗓子,說到:“這節課我們來研習政論,這些都是你們童生試里邊要考的。”
“今日要講的,就是三綱五常之下的國家治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婦為夫綱,誰還記得綱是什么意思?”
“模范,本源。”一個聲音響起。
“對嘍,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是漢代董仲舒提出的治國思想。”
啊?董仲舒啊?那自己是錯怪那位儒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