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大事件的展開)
尋青去學堂上學不到一個月,農家就已經到了農忙時節,天氣也有些太熱,若是再這么多人擠在一間小小學堂之中,恐怕就要中暑,許先生便直接放了一個月的假。
“我想出去轉轉,見見世面,就像書生負篋游學那樣。”尋青說到,又補了一句:“許先生說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別的學生還要回家幫忙做農活,她又不用,呆在家里還不得無聊死。
婆婆有些疑惑,問到:“去哪里?”
“沿著送子河隨便走走。”尋青回答到。
“這孩子,還是放不下,那你陪她去,胡來?”婆婆對著胡來說到。
“好嘞,婆婆,不過送子河不經過什么繁華的大州城吧?”胡來點了點頭,又問到。
“只有濟州州城,不過地方不大,也算不上繁華。”婆婆說到。
“哦。”
胡來已經隱去了尾巴和耳朵,長得就像一個八九歲少年的少年,不過在尋青堅持下,還是準備把頭發留長。
“爾是還想要找到爾的爹娘嗎?”胡來問到。
“沒有,就想隨便轉轉。”尋青低著頭,說到。
其實尋青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想沿著送子河一路走去,她甚至再也不想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也許是一時起意,也許是隱藏在內心更深處的情感的驅使。
明明已經想通了,放下了,但為什么還是耿耿于懷?
不知道,尋青也不想深究,她只是想出去轉轉,心里的第一個想法便是沿著送子河一路走下去罷了。
尋青仿佛真覺得自己失去游學的學生,竟然還背了幾本要看的書,拿了幾疊宣紙,再收拾上幾根毛筆,帶著那一方珍貴的硯臺,再將這些東西通通裝進了一個小小的書箱之中,便出發了。
書錢都是胡來掏的,尋青也不覺得有什么。
尋青給那一方硯臺隨意起了個名字,就叫夏山。
其實送子河到了闌田縣境內,流得已經不算緩慢了,如果都到了這里,還是沒有人注意到那木盒中的嬰兒的話,那可憐的嬰兒基本上也就沒了什么活下來的希望。
但如今太平盛世,一派和氣,遺棄嬰兒的也少了許多,但站在一處河灘上,還是有個牌子,上面寫著:
“禁止遺棄女嬰以及五月五日出生的男嬰。”
鄉俗,五月五日出生男嬰害父,女嬰害母。
聽婆婆說,這一處河灘就是當年撿到尋青的地方,當年的婆婆還沒有當郎中,只是在人間游歷,暫居于此地,浣洗衣物看見了一個飄過來的木盒,里邊躺著尋青,也就只有尋青,什么信息也沒有。
婆婆不忍心,便將尋青養了下來,定居在了此地,那一天是九月九日,也就被婆婆定成了尋青的生日。
“爾現在站在這里有什么感想?”胡來看了眼怔怔出神的尋青,問到。
尋青看了眼緩緩流動的河水,河流上不時夢看見落葉落花漂浮,又是在一僻靜的河灘上,眼前景色就如同此刻尋青的心境一般,分外平和。
“我其實還是有些后怕的,要是沒有婆婆,我應該也就不會站在這里了。”尋青回答到。
“其他的呢?沒有了嗎?”胡來想了許多,卻發現是自己多慮了,本來還想著安慰尋青來著。
“沒了,我不喜歡拋棄了我的爹娘,但我也不恨他們。這一路,只為賞景,不為其他。”尋青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