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命的是,在案發當日,辰經理自始自終就沒有在鏡頭里出現過。
所以不用再多的證據,曲蕎自己都能夠肯定地排除掉這種可能性。
至于說到“放長線釣大魚”式的預謀殺人,說實話,曲蕎覺得多得是人比辰經理更有殺人欲|望。
其他人不說,曲蕎自己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角色“曲助理”對于死者強烈的恨意。
至于這種恨意是從哪里而來的,曲蕎也很清楚。
這不光是因為她的私人劇情解封得很快,也是因為大家搜查出來的線索足夠充實。
看了一眼手環,曲蕎給辰經理的支線劇情畫上了句號。
這個外在文質彬彬的卑劣色胚,在本次案件中被挖掘出來的最為可惡的一面,就是在玩弄女性的同時還異常惡劣地錄下了過程,并以此盈利。
要說在辰經理的情節中有什么略微值得肯定的,那應該就是他當初埋下的針孔攝像頭無意之中拍攝到的重要信息。
曲蕎又把海燃之前公開的攝錄內容快放了一遍。
辰經理設置的針孔攝像頭曾經清晰地拍下了死者是如何威脅江記者的,也拍下了死者與其他人的聯系。
相比風千手的廉價二手貨,辰經理無論在挑選針孔攝像頭上面,還是在安裝位置上面,都可以算是行家了。
當然,他以往的獵艷經驗顯然也起了很大的參考作用。
總之,通過辰經理的攝像頭,所有人都能在某個片段里,清晰地讀取到死者的死者的手機頁面內容。
其中有不止一幕,就是關乎死者手機通訊簿的。
作為一個游手好閑的無業游民,死者可聯系的人也屈指可數。
然而就在這短的可憐的電話名單中,有一個號碼卻引起了海燃和曲助理兩個人的注意。
原本一開始是海燃在狂掃辰經理那一大紙箱的“拍攝作品”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畫面。
以曲蕎的眼力,在高速播放的情況下,她是很難自己發現的。
然而當海燃把畫面停止在那一幕的時候,不用海燃再多提醒,曲蕎就立刻敏銳地發現了端倪。
在那一幕的錄像中,背對攝像頭的死者不知道正在更什么人通話。
大概是為了查找什么東西,死者曾經將手機從耳邊拿開短暫的幾秒鐘。
就是這個瞬間,讓海燃立即發現了死者的來電上面清楚地顯示著一個沒有標注身份的手機號碼。
而這個手機號碼,在海經紀和曲助理的手機里都是被標注了“2”的快捷鍵的人——
齊作家。
排名在第1位的,是齊作家對外公開的社交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