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魚子醬的產量少,主要原因在于這種鱘魚的生長緩慢,從一條幼魚開始到魚體夠大,能夠成熟產卵大概要等個十八到二十年,這么漫長的成長與孕育過程,在里海濫捕情形日益嚴重的情形下,想要好好活著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事實上,大白鱘魚的壽命可在百歲以上,體長可以超過4米,而體重將近1噸,完全成熟的大白鱘魚大約年紀在60歲左右,也有為數極為稀少的百歲以上大白鱘所生產出的魚子醬,珍貴的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難怪…能好好的長大,感覺就是祖輩燒香,行善積德了。”孫彪感嘆。
“是啊。”
在場的漁民,也都沉默下來。
人嘛,總是這樣,總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后悔。
“也不用這樣想,”夏子辰安慰道:“魚子醬,其實不太符合我們國人的口味,所以不要走太大的心理負擔,我再說說次級的好了。”
“次級的奧西特拉鱘魚體型較小,只有八十到兩百磅重,成長年限也只需十二到十四年,魚子呈灰棕色而閃著黑金色的光澤,具備獨特且帶著堅果般的風味,口感不如“里海珍珠”,但是有一種獨具的水果風味。”
“較普通的閃光鱘魚只需七年就可長成,魚子顆粒不如“里海珍珠”大,顏色卻相似,擁有圓球顆粒狀灰黑色澤的魚子,以它飽滿豐富的魚子風味受到青睞,但在口感上嘗起來比較像特別精挑過的魚子,風味特殊性不如大白鱘及奧西特拉鱘。”
“所以,一般的魚子醬,就是這三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大白鱘魚,奧西特拉鱘魚,以及閃光鱘魚。”
“長知識了。”
“還是子辰厲害啊。”
孫彪等人感嘆。
“哪里,跟陳凡比還是差遠了,”夏子辰謙虛道:“我畢竟開酒樓的,對于魚子醬有些了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魚子醬怎么加工啊?”王鐵柱撓撓頭,問道。
“對啊。”眾人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
“這個嘛,我了解的不多。”
夏子辰尷尬而又不失禮儀的一笑,“我只知道這加工需要在約15分鐘之內,完成十多道手續,只要時間再久一點,魚卵便不新鮮,不能做成魚子醬了。
以大白鱘魚為例子的話,首先是把鱘魚給敲昏,可不是弄死,因為那樣魚卵腐敗的速度會更快,然后取出魚卵,篩檢、清洗、濾干,再交給一位鑒定師傅用嗅,用嘗,用看,也用指尖去摸等手段;依魚卵的大小、色澤、堅實程度、聚散密度、氣味,來評定等級。
最后再做那全體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得放多少的鹽,鹽分不可以太多,要控制在把魚卵腌成魚子醬,但鹽味又不會把滋味和口感二者微妙的組合給蓋掉得地步。
加鹽之后,魚卵便在濾網上篩晃,直到干了,便能裝罐,隨后運往世界各地。”
“這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