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會注意的。”
陳凡連忙應道。
“凡子,這海釣,跟普通的釣魚,有什么不一樣嗎?”
韓國華趁機問道。
紀云跟李芳芳也好奇地看來,作為女生,其實她們對釣魚不怎么感興趣,但好不容易來海邊一次,總要體驗一下。
“區別還是挺多的。”
“首先一點就是地理環境了,一個是海水,一個是淡水,海洋與淡水自然環境差別那就大了去了。”
“我記得海洋有什么暖流,寒流的說法?好像是高中地理課本上的知識。”紀云若有所思道。
“沒錯,首先就是是海洋有暖、寒流,因此,許多海魚都有隨季節流游動的習性,季節流還會帶來大量有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寒暖流相遇之處,更是海魚覓食的最佳場所,那里,也是我們選擇釣魚地點的最好地方。”
陳凡點點頭,“第二個,上一次我也說過,海洋有潮汐的漲落,海水漲潮會把大量的有機物質和魚帶到岸邊,所以此時更有利于垂釣;落潮后,則一般不宜垂釣。
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安全,海洋上早上晚上海面相對平靜,適宜垂釣,白天易起大風浪,甚至會危及垂釣者的安全,不宜垂釣。”
“原來如此!”趙浩恍然大悟,“難怪一大早就要去釣魚。”
“你還不是起不來?”
韓國華不忘打擊了一句。
“除了垂釣環境的不用,釣竿跟釣法也不一樣。”
“釣竿也不一樣?”
“肯定不一樣啊。”錢寧喝了一口粥,“畢竟是海洋,那么復雜的環境,淡水的釣竿怎么應付得來。”
“沒錯。”
“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海竿。
跟我們平常釣魚用的手桿相比,海竿的優點就太明顯了。
首先海竿甩的遠,海竿有充足的儲線,并有鉛砣、餌團,很容易將之甩到幾十米外的水域,經驗豐富的釣者可甩至一百米之外,不是有句話說得好,放長線釣大魚,凡是各種大魚,多棲息于遠岸深水區,少在近岸淺水區游動。因此,甩得遠給釣大魚創造了條件。
其次餌米足,誘魚力強,海竿多用組鉤,餌料捏成雞蛋大,乃至拳頭大餌團,6~10枚釣餌包在其中,這么大的餌團入水后,自然形成一個誘餌點,遠岸的大魚見到送上門的食物,不會輕易放過,于是竟相前來覓食,由于餌料多,魚兒一時難以吃完,有持久的誘魚效果。加上釣鉤多,魚兒在攝食時常常易于誤將釣鉤吞下,釣鉤多也增加上鉤的機會。
這就到第三個優勢了,一旦大魚上鉤,難以脫逃,海竿有繞線輪,上面貯有足量的釣線,并有曳力裝置,在釣到大魚后,可隨意地放線、收線,充分發揮繞線輪的長處,并可調整曳力裝置,有效地控制魚兒的沖力,使魚兒難以掙斷釣線。
而手竿釣到大魚,回旋余地少多了,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到大魚扯斷釣線,甚至折斷釣竿而脫逃。”
“這個挺好。”
趙浩一聽,深以為然。
有時候他明明已經釣到魚了,卻脫鉤了…
當時他都恨不得直接跳進水里。
“還不止。”陳凡微微一笑,道:“海竿不怕風浪干擾,因為海竿一般不用浮漂,它是看竿尖或聽鈴響來傳遞魚兒咬鉤的信息,只要竿尖上下抖動,或是鈴聲大作,就知道魚已上鉤,風浪對魚兒咬鉤沒有什么影響。另外,在風大浪急時,很多魚類都沉于深水,手竿就更難發揮作用了。
這么一來的話,海竿不像手竿那樣需要死死盯住浮漂,它由小鈴傳遞咬鉤信息,可以保護視力,使人不至于太疲勞,特別是在酷暑高溫時節,不必頂著烈日手握釣竿死守之,而可坐在樹蔭下觀察,待其鈴響而提竿。另外一個釣者可同時照顧數根海竿,哪根鈴響哪根提,可提高上魚率。”
“這么一說,感覺手桿完全沒法比啊?”韓國華驚訝道:“簡直差的遠了。”
“不能這么說。”
陳凡搖搖頭,“怎么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再好的東西,用錯了環境肯定不行啊,海竿也有不少缺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