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直覺就是……
我拍的鏡頭沒問題!
那就是別人拍的鏡頭有問題了?
羅納德站上剪輯機,干脆又多倒帶了一段膠片。
這次出現在毛玻璃上的畫面,是操場上的群演們在跳迪斯科,舞蹈非常業余,有點讓人出戲。
還有乖乖女凱特,搭訕帥哥湯姆被無視。這劇本編的相當傻,湯姆一個大帥哥,怎么可能不懂美女在搭訕他?
不愧是剝削片大師的公司拍出來的,故事隨性,非主要演員業余,反正觀眾也不是來看這些的,他們早就預料到這些傻傻的,毫無真實感的劇情。
觀眾買票的時候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經劇情片,也就不會計較劇情和表演,反正針對的主要觀眾是年輕人,他們來看的是美女和搖滾。
畫面繼續前進,是校長,留校懲罰,然后是自己拍的夕陽下的姐妹。
唯美的畫面,這么多鏡頭就屬自己拍的最好。是這個電影的故事,配不上這個鏡頭……
等等,故事配不上鏡頭?
“我明白了!”
羅納德開心的大叫一聲。
他真明白了,自己把這個鏡頭拍的太過于詩意了。
“搖滾高中”本來是一部剝削片,反派吵吵鬧鬧,美女跳舞唱歌,再塞些欄梗,大家哈哈一樂就完了。
在這里突然插入一場溫馨感人的場景,非常突兀。
觀眾的情緒被撩撥起來,他們期待后續的故事,但是后面接上的,又回到了很狗血的劇情。
打個比方,就好像這幾天在家看的電視連續劇“朱門恩怨”。如果在豪門少爺和美女的日常對話里,突然插入一段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臺詞,然后再切回豪門的日常撕扯。
觀眾只會覺得那段莎士比亞很怪異,而不會欣賞其美學價值。
這時艾倫和喬聞聲推門而入,“你明白什么了,羅納德?”
“這場戲和電影的……嗯,基調吧,基調不搭配。”
喬點頭,“是的,看來你真的明白了,某個鏡頭拍的太好,也可能對整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你果然是個有天賦的。”
“永遠記住,整體要大于局部。”喬·丹特總結到。
“那怎么辦?我記得這里,我就拍了一條。”
羅納德抬頭問喬,心情糟糕,就像花無數心血寫了一封唯美的情書,結果姑娘拿著在閨蜜面前,一條條地取笑自己的拼寫錯誤。
“別擔心,羅納德”,喬·丹特笑了起來,
“低成本剝削片的好處,就是觀眾不挑剔,他們本來就知道這是剝削片,就沒打算來看什么真實性,藝術性。”
“在電影中間,插些舞蹈,爆炸,搞笑片段都是允許的,觀眾本來就期待看到一個大雜燴。再加一個詩意鏡頭也沒什么。”
“況且我們也拿不到重拍的經費”導演艾倫向他眨眨眼。
羅納德長呼了一口氣,能保留下來就好,突兀一點也沒關系。
公映的時候,自己還能指給朋友看,這段是我拍的……這感覺還是挺爽的。畢竟是自己的銀幕首作,還有字幕呢。羅納德美滋滋的想。
通過了喬·丹特的考試,想出了正確答案,心里很放松,羅納德這才感覺到自己的肚子已經很餓了。
他去麥當勞點了雙份巨無霸套餐,加大份的薯條和可樂,和一份巧克力冰淇淋圣代,美美地吃了一頓。
好像自己被直覺指引之后,都會特別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