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還都真的是斯黛拉·阿德勒的弟子,再加上羅伯特·德尼羅,難道口齒不清就是斯黛拉那派的秘訣?羅納德開始胡思亂想。
“Cut!這條沖印”導演交代場記。
“接下來轉場,我們會前往東村的122號演藝空間,地址是……,下午兩點在122號演藝空間集合。攝影組跟隨卡車前往,群演有兩輛巴士,其余的自己搭車前往……”
第一助理導演開始安排各色人等的交通方式,每個人都去助理那里拿一條地址。
羅納德開上車,送吉恩和安東尼婭過去新的拍攝場地。一路上在想著巴里·米勒上午這出對導演的挑戰的后果。
吉恩和安東尼婭也在聊著導演的事情。
“我們根本就不怕他”,吉恩說道,“他找吉姆的麻煩關我們什么事?公立高中的老師本來就管不了我們。”
“你當然不怕他,反而他有點怕你,有什么事情都通過羅尼轉達。”安東尼婭笑道。
羅納德在駕駛位置上聽到兩人的對話,通過后視鏡看了吉恩一眼。
確實有點道理。艾倫畢竟是英吉利人,又比自己大了15歲以上。根本不了解阿美利加高中生的心態,經過越戰、嬉皮士、和民權運動的薰陶,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把公立高中的老師當一回事。
老師要敢管他們的話,怕不被吉恩這樣的刺頭當場給革了他的命。
想通過嚇唬老師,在學生演員心中建立權威,是有點失策的。
新一代的米國青少年,不怎么服從長輩的權威,而是服從他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比如朋克搖滾的雷蒙斯樂隊。
車子到了122演藝空間,羅納德和兩人下車一看。所謂的演藝空間也是一座廢棄的高中。不過被紐約的藝術家們占據,改造成了戲劇排練場所和小劇場,充作先鋒戲劇的中心。
制片人大衛·達席爾瓦迎上來,“羅尼,你下午也去拍攝現場盯一盯,我聽說了上午的事情,你到現場盯住,巴里·米勒再有一舉一動都來告訴我。”
羅納德點點頭,本來下午拍攝的是拉爾夫·加西亞和多麗絲的愛情戲,他不用在現場的。不過現在,大衛這個給自己發工資的人吩咐了,總要聽。
“我有很多父親,他們來我家,有些還會付房租,……”巴里·米勒在念著臺詞。
拉爾夫·加西亞這個角色是哈林區的拉丁裔,某種程度上比黑人還慘,因為很多慈善捐贈不會給拉丁裔。全家兄弟姐妹5個,主要靠教堂的救濟,和單親母親時不時的榜上一個男人。
“Cut!”換近景鏡頭,拍巴里的獨白。
剛才的主鏡頭拍攝完成,接下來是巴里的獨白,艾倫的風格是不怎么使用過肩鏡頭,而用近景來表現人物的對話,和好萊塢的傳統工法不太一樣。
這樣做的好處,大概是可以更清晰的表現人物的情緒,缺點就是觀眾有時候會不理解角色在向誰說話。特別是在場的角色多于兩個的時候。不過艾倫·帕克畢竟是英倫名導,想來不會有問題。
“你得理解波多黎各女人,她們找男人不是因為愛,而是為了養活孩子。”
“Cut,Cut,Cut”艾倫氣急敗壞的叫停了拍攝。
“巴里,巴里,你得按照臺詞說,親愛的。”艾倫按住巴里·米勒的肩膀,捏了捏他的臉,威脅道。
羅納德也覺得巴里·米勒有些過分。羅杰·科爾曼曾經說過,如果演員能夠即興發揮,要給他們這個機會。但這決不包括在主鏡頭和對話鏡頭之間,隨意更改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