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不在堅持,其實免費診所這個名字,就暗示了很多。免費(Free)在英語里,也有自由的意思。況且雖然免費診所沒有診療費,藥費和其他費用也不便宜。
他們起這個名字,也是故意利用語義雙關來逃避州的立法規定,給女性一個避風港。
要知道在有些特別保守的地方,比如天主教盛行的南方,女性連簡單的避孕藥物都開不到。
醫生給某人的老婆開處方,不用半天就會傳播到整個小鎮上。強大的社會壓力會讓女性放棄任何措施,結果就是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
這些地方觀眾不可能通過一段對話,就對從沒去過的洛杉磯大城市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是一個名字的暗示,就足以讓青少年女性產生聯想,洛杉磯是一個對自己身體擁有自由(Free)的地方。
這段五十幾秒的鏡頭,在傳遞故事和情感的效率上,和一個“免費診所”的名字,其實也差不多。
電影雖然是藝術家創作的,但是藝術家也要講究效率。能夠一秒鐘傳遞的,沒有必要安排一分鐘。
“這段去掉,你記一下。”剪輯師見羅納德同意,吩咐助理記錄下這段鏡頭的編號。
“我們繼續吧。”然后剪輯師自己拿過一卷膠片裝上。
接下來一段鏡頭,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音響銷售的帥哥再也不約斯泰茜出去了。苦惱的斯泰茜又找琳達說話。
“我‘愚蠢’的媽媽接了他的電話,和她說了我還在高中,以后他就再也不給我電話了。我該怎么辦,是不是去音響店找他?”
“別傻了,斯泰茜。他只是個音響銷售,你想怎么辦?嫁給他,給他生孩子嗎?”
“以后我得說自己十八歲,這樣還在讀高中,不容易穿幫。”
剪輯師看完了這一段,對羅納德說,“這一段我們也刪掉吧,斯泰茜被帥哥甩了,大家從后面的故事里也能猜到。”
“不,這一段不能剪掉。”羅納德搖搖頭。
“觀眾剛剛看到斯泰茜和音響店的帥哥約會,帥哥還送花到斯泰茜的家里。如果不交代一下的話,之后觀眾會覺得奇怪的。”
“但是后來不是斯泰茜又約會書呆子馬克了嗎?觀眾會猜到她和音響店帥哥沒有繼續下去。”
“是的,這就是我想保留這段戲的原因。觀眾認同了斯泰茜是一個重視情感勝于男女之事的女孩子,這里必須要交代一筆,否則斯泰茜和啦啦隊的豪放女有什么區別呢?她最后和馬克走到了一起又怎么自圓其說呢?”
“但這不是很多余嗎?”
“不,你和我一樣,已經看過了十幾遍故事了。我們都已經完全了解斯泰茜是什么樣的人。但那些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觀眾,第一次從銀幕上認識斯泰茜,他們才是電影要取悅的對象。
我不想讓他們覺得斯泰茜比較奇怪,降低了對故事的興趣。”
“好吧,你是老板。反正這一段才十秒鐘出頭。就保留吧。”
諸如此類的取舍決定,持續了好幾天。最后組裝整部電影的時候,羅納德發現已經不知不覺的剪掉了大約20%的鏡頭。電影的片場只剩下九十六分鐘了。
羅納德和剪輯師把九十六分鐘的膠片,通過臥式剪輯機完整地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