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們~都市類新人榜第四了!請用收藏、推薦票,讓我飛起~
大街上,巷子里時不時傳來鞭炮爆竹聲。這一年的春節正在臨近。祭灶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送灶神。各種吃食擺在灶臺,希望灶神回去跟各位領導說說好話,感謝今年諸位領導的關照,家家富足,健康有余。希望領導們來年不辭辛苦,繼續看顧大家伙。
楊瀟沒灶。昨個在婁家吃了晚飯,表示了對婁曉娥的熱切關注。今天再去就關注過頭了,所以提了只白條雞,二斤雞蛋,一條豬肉,一瓶花生油四樣去了大雜院。
在賈家碰見了何雨水,來了一句:“回去跟你哥說一聲,多弄倆菜。一會楊哥去陪你哥喝兩杯。”誰知道何家小妹一癟嘴哼了一聲別過頭也不搭理。
陪著楊瀟說話的賈張氏笑著道:“傻柱如今能耐大了,只要歇班,逢年過節~哪能閑的住,多少人排著隊上門請。這小半年,雨水就跟一大爺和我們家,東吃一口西對付一頓。”
在楊瀟的追問下才算明白。感情自從楊瀟送何雨柱那套廚刀后,何雨柱視若命根,走到哪抱到哪。最后找了個鋼廠的退休老木匠師傅,精心打了個匣子。把連帶著刀架那套廚刀裝了個嚴嚴實實。
遇到兄弟單位,關系戶請去幫廚的時候,必定提著個黑漆帶云紋的匣子。到了廚房,先把手仔細搓洗,打開匣子掏出一塊潔白毛巾,平鋪在案面正上端。然后小心翼翼的捧出一個露出四把刀柄的棗木盒子。再鄭重取出這四把寒光閃閃的刀具,整齊擺放在毛巾上。
蔬菜一把刀,剁骨一把刀,制魚一把刀,剃肉一把刀,不帶重樣地。那家伙,所有見過的人嚇壞了。這還是廚子么?這規矩大的,估計是當年宮里的規矩吧?王爺府都不能夠!
漸漸地就傳開了,說紅星鋼廠食堂的大廚何雨柱,祖上也是祖傳的手藝。名聲傳進了宮里,老佛爺一道諭旨請進了宮。這位祖上咔咔一通操作,據說當時一桌子菜擺在老佛爺面前,嘗一道喝聲好,吃一口道聲妙。放下筷子就要封官吶~!
結果怎么招~諸位王公大臣不樂意呀,死命攔著。哦~我們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數十年。你一個廚子炒倆菜就能跟我們平起平坐?不能夠!跪在殿上是嚎啕大哭,撕心裂肺。
據說啊~老佛爺氣急,就要發作~幾位鐵帽子拼命給李公公使眼色。李公公什么人呀~十來歲進宮,靠的就是個八面玲瓏,心思奧妙~這位李公公眼珠子一轉,上前一步,用懷里捧著的拂塵,在老佛爺腳面這么輕輕一拭。
老佛爺妙目這么一撇,就開了金口:“小李子~哀家是愛極了這一口,諸位臣工這么不依不饒的!難道這位何廚子對哀家的這片孝心,抵不上個五品道臺的頂戴?”
殿上的諸位聽到這話,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給個七品芝麻粒大的綠豆袍子,就是廚子祖墳冒青煙?積了大德。果然您葉赫那拉氏賣起愛新覺羅家的田,是一點不心疼!開口就是個五品道臺。
要不怎么說這位李公公是個人物呢,顯赫我大清整整三十年,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位上前一步,對著老佛爺躬身一禮:“我大清河清海晏,靠的是什么?規矩!臣工使民牧民,靠的是詩書禮易,八股道德。廚子靠的是什么?食不厭精,精雕細作。靠的是手藝,器物。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奴才請旨!”
老佛爺那是對李公公相當拜服,這一位的舌頭,那是能疊出花來的。玉手一揮:“說!”李公公朗聲道:“請老佛爺下旨,囑內務府內作、供奉與工部在冊大匠作協同,宗人府督造。傾舉國之力,為何廚子打造天下第一御制菜刀。”
老佛爺聞言雙手一拍:“著啊~此刀一出,何廚子如同趙子龍得了七星劍,關云長得了赤兔馬,岳鵬舉得了暴雨梨花槍。天下無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