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找到了?不方便的話還在這放著,我們家也用不著那么些房間。”王阿姨客氣道。
“嗯,三里河那的一個兩進小院,挺寬敞。”楊瀟回道。
“嫂子這是照相機嗎?”于北培好奇的問婁曉娥。婁曉娥點頭,取下來遞給于北培。楊瀟解釋道:“跟我學會拍照后,一下子入了迷。現在到哪都帶著,就快比我親啦!”
一家人笑呵呵的打趣,就一起拍了些照片。在婁曉娥的指點下,王阿姨和于北培一下了領悟了模特的技能,衣服換了一身又一身。拍了兩卷底片才停下來。
見她們拍的開心,到了飯點楊瀟也沒有客氣。跟于健翔打了個招呼就進了廚房。午飯吃的于家三口吃的贊不絕口。尤其是紅燒羊排和火腿燉白菜。楊瀟就客氣道:“那有空就來家里吃唄,自己家的手藝不用見外。”
下午整理物件的時候,詢問了王阿姨的意見,在她不嫌棄、在意的情況下。鍋碗瓢盆,行床被褥,只拿了父親生前用的一個茶杯,其余都送給了于家。
其余個人物品少的可憐,寥寥幾張照片,楊瀟和父親的幾身衣服,一只派克筆,一個小沒有上鎖的小木匣子里,一封信封上寫著楊瀟親啟的封口信件,幾枚獎章,一枚應該是母親貼身物的羊脂玉長命鎖。一把花口擼子(M1910手槍)考慮了一下也留了下來,反正登記時沒有收走,留下順理成章。
回到三里河家里,婁曉娥看楊瀟手里拿著那封信,看著信封半天沒有打開。也不覺著奇怪,安靜的抱著楊瀟的腰。見楊瀟說沒事后,就去了暗房洗今天拍的照片去了。
楊瀟拿著信也是猶豫半天,不知道該不該看,說這封信不是留給自己的吧,可是這就是留給自己的。最后楊瀟還是拆開了信件。
兒子:
見到這封信,說明我已經犧牲了。希望你不要悲傷。我與你的母親投身革命,希望趕走侵略者,建設偉大祖國。為了這個目標,即使倒在前路的路上也是如沐春風,飲甘霖。
雖然你母親來自地主豪紳,我出生于軍閥打手這樣的封建舊式家庭。也不能阻礙我們攜手,為崇高的目標奮斗終身。
雖然我們決心與封建家庭劃清界限。你母親犧牲時,在我懷中喊:“娘,我好想你”的情形,時刻回繞在我的腦海。人可以改變命運,卻無法決定出生,更無法忘卻養育之恩。
這么多年,直至新華國成立后,我也沒有下定決心回去。害怕自己無法面對你外婆悲痛的目光,現在我也追隨你母親而去。如有可能,把我與你母親離家時,唯一帶在身旁的手槍和長命鎖還有獎章送回故鄉。如二位母親健在,告知二位母親,她們的子女沒有辜負她們的養育,成長為國家,時代優秀的人。
最后也希望你保持熱情的學習,工作。為建設祖國這一偉大目標奮斗終身。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記尋找志趣相投的伴侶,攜手同行。
至此
父楊東霖
楊瀟剛看完信,“滴~任務(限時一年):人物送此位面父母骸骨、遺物回故鄉。
任務獎勵2000積分、300功勛、技能+1本次任務不可拒絕,未完成任務扣除與獎勵相同積分、功勛、技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