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瀟回話:“都是何師傅精心烹制,精選的食材。想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我們也不圖賺多少錢,主要是讓中外食客見識一番華國最頂級飲食文化。另外也想精心傳授幾個徒弟,不然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可就斷了傳承。”
何雨柱跟著點頭道:“大領導您明白,在食堂里根本帶不出徒弟,沒有那么多的食材給他們上手,有心的只能在刀功上琢磨。”
大領導點點頭:“剛才進來見下面也沒小桌呀,你們是個什么經營手段,詳細說說。”
楊瀟道:“畢竟是老年間御制私房菜,本身就不是給大眾消費的,樓下窗口賣的秘制鹵貨,倒是給大伙嘗嘗鮮。何師傅和后廚還是以食堂工作為主。所以只接受預定。”說著把旁邊立柜里的菜譜遞給大領導,棕色牛皮做舊封面,只有御廚私房菜凸紋魏碑,內里銅版紙精心印刷,18道大菜沒有價格,后面罕見的什么飛龍,熊掌,鹿胎,深海鰻魚,雙頭鮑,帝王蟹10幾道價格從最低100多到300多。
楊瀟接著介紹:“預定只能18選2挑兩道常備的特色菜,其他菜式不能點,吃什么看當天的菜式。后面這些帶價格的都是要單點。提前預約,今天最后一道就是深海鰻魚。”
正說著,兩個男招待敲門進入。送餐車上推著一個帶蓋大銅盂,在玻璃轉臺上放置隔熱板后,把銅盂端上桌介紹道:“銅烙蛟龍”后,把蓋揭開,從送餐車下隔取了一個不銹鋼細長嘴酒壺對著銅盂內澆了一圈,等60來度的高度酒揮發開后,拿出定制的長火柴點著,在銅盂上方慢慢一晃,一叢藍色火焰從半空緩緩下落,一直延伸進銅盂眾,等到1,2分鐘后火焰變小,招待把銅盂蓋上,悶了一會,再兩人搭手,把這條有1米2長,盤在銅盂里的海鰻換盛入大木托盤內,做了個請的手勢后,推著送餐車離開。
眾人看傻了,大領導想想說道:“這不是御廚的菜式吧,過去可沒有廚師敢在王親貴族面前玩火。”
楊瀟豎起拇指:“您英明~這道菜是我改良的,要的就是奪人眼球。不過這海鰻混著酒香,味道的確不俗,趁熱,請動筷。”眾人品嘗,紛紛稱好,的確不俗。
中午試吃完后,一人一個裝兩樣鹵肉的定制飯盒,蓋上刻著御廚私房菜和訂餐電話。外加一個牛皮錢包,同樣印有店名和電話。錢包內裝著10來張訂餐名片。
第二天放炮開門迎客,零散上門的客人都遞上香煙名片,推薦一下櫥窗的鹵貨后委婉的拒絕了。擔任大堂經理的秦淮如和后廚經理劉嵐跟楊瀟抱怨,這哪有往外攆客人的,整天每個生意,工資還給那么高。楊瀟笑笑道:“造著三個月虧,鹵貨能持平就行。”
楊瀟定的工資在當下的確很高了,男女服務員都是精挑細選的,工資一百,滿勤還有50獎金。廚師全拿一百加分紅。兩位經理也是一百加分紅,不過她倆的分紅由楊瀟何雨柱共出。秀波也不愿意整天待在家,所以也培訓一番后在三樓擔任了一個茶藝師。
楊瀟還是低估了美食的誘惑,先火爆起來的就是鹵貨。當下哪有人家舍得這么多香料調料的鹵制食物。隨著楊瀟配置的鹵水越來越老,鹵貨的口感越來越好。半個月后每天定量的鹵雞,鹵鴨,豬頭肉,牛頭肉,羊頭肉,還有一應下水,豆腐,干絲,腐竹。每天在單位下班點就一掃而光。導致后面很多買不到的客人罵罵咧咧。
大家一看鹵貨火爆,都建言楊瀟加量。楊瀟就是死活不同意,最后說道:“以后可以開單獨的鹵貨店,但是私房菜館鹵貨的生意只是點綴。不要主次不分。”
晚上得空跟楊瀟回家寫作業的秦劉二人還嘀咕:“私房菜預定只有150元/260元/380元這三種訂餐,這么貴哪有人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