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瀟就親自參加了軍方的聽證會,各大公司列席。
軍方代表:“楊先生,長矛戰斗機可以量產嗎?需要多少工時?生產成本是多少?”
楊瀟道:“先生們,這兩架是測試機型,而且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時間的測試,包括實戰測試。但是有一點我可以保證,絕不會藏私。一旦定型會對其他飛機制造公司授權,來保障新機型能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產量。”
軍方代表竊竊私語了一番,點頭認可了楊瀟的說法。
楊瀟接著道:“就目前來說,所有戰斗機駕駛員都習慣了亞音速戰機的性能和戰術。一下子全部替換成新式戰機,駕駛員能發揮幾成戰力還很難說。而且就長矛的機型結構來說,是無法做到海航折疊機翼的設計。所以保有一定數量的P40是在所難免的。請務必不要相信一款武器能包打天下。”
“另外,請軍方考慮先行下單采購1-2個中隊的長矛戰斗機,抽調各部隊的精英來一邊學習駕駛新機型,一邊編著新的戰術。為以后大量裝備該機型提供保障。”
見軍方代表點頭同意,楊瀟最后道:“長矛的實戰測試,我準備與納德·陳的志愿飛行隊同行前往遠東,隱藏在大部隊中,應該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窺視。”
軍方代表疑問道:“就空戰激烈程度而言,歐洲戰場更合適吧?”
楊瀟搖搖頭道:“漂亮國已經決定參戰了嗎?另外不管是同盟還是軸心,都有科學家從事新型發動機的研究,而且理論完成度很高,而且工業程度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超過我們的。只怕新機型出現在戰場半年,戰爭雙方的新機型也會相繼出現。”
見軍方代表和各大公司的人紛紛點頭,楊瀟繼續道:“所以遠東才是最好選擇,而歐洲戰場要么我們參戰,要么新機型在數量上已經形成碾壓的局面,不然就目前的戰爭規模,十幾二十架新戰機對戰局起不到任何作用。”
最后軍方同意志愿飛行隊購買P40最新版本,長矛戰斗機的實戰測試,必須有軍方駕駛員和觀察員的參與。
6月底納德·陳的志愿飛行隊的人員到位,配備新舊P40(楊瀟贈送,漂亮國現役淘汰的二手貨)。這里主要是參考楊瀟的建議:一,落后機型去了遠東就是送菜,白白犧牲駕駛員。二,零件通用性,新老款P40只有發動機不同。三不管人員還是設備戰損后更容易補充(人員:漂亮國現役飛行員幾乎都飛過老款P40。設備:漂亮國有大量即將淘汰的二手廉價P40。”
為期半個月的適應性訓練,為這支雜牌軍添染了一些臨戰氣氛。楊瀟和雷夫以及抽調來的二位現役王牌飛行員,也在練習長矛戰斗機的雙擊編隊戰法。另有3架空中霸王為實戰測試組提供后勤保障,其中兩架屬于空軍現役,另一架為楊瀟改裝的空中炮艇(AC130)。
由于楊瀟現在不想搞出光電瞄準系統,所以這架空中炮艇只裝備了射速2000發/分鐘的三管12·7口徑機槍和300發/分鐘的40mm長管自動榴彈炮,這兩樣不需要精確瞄準,就能殺傷包括裝甲車(本子的豆坦克)在內的軟目標。
等這架改裝機從工廠轉場到空軍基地參與訓練的時候,對著靶場的一趟火力覆蓋,軍部的觀察員又是一邊擦口水,一邊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