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里不是聯合太平洋鐵路的起點,估計99.9%的人不會知道這個印第安口中意為“上游的人”的河邊小城。
不大的小城,楊瀟站在站在甲板上就能看“穿”,因為是平原地帶,高低差太小,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保證河道通行的前提下修建鐵路橋。
來往兩岸的擺渡船西行時,坐滿了拖家帶口,扛著行禮的新移民,帶著即將擁有土地的希望,前仆后繼的向西部涌去。
奧馬哈目前來看,只有兩三種行業比較火爆。車馬行,雜貨鋪還有槍店。不過圍著人最多的是鐵路招工處。
聽聽槍店伙計的招呼聲:“再往西去就是印第安人的地盤啦,不帶上武器,本地人都不敢出門!快來看!軍隊封存的M57!威力無比!一槍一個印第安!”
奧馬哈往西的火車設施非常簡陋,只有普通的客貨掛車。包廂啥的不存在,跟現代唯一的區別就是不賣站票和車廂寬敞一些。
在船上趟一星期了,也不打算在奧馬哈休息,直接買了車票出發。楊瀟等著侍從把馬匹托運后,一起上了火車。
對面坐著母子兩人,楊瀟坐下后取下帽子:“你好夫人。”
對方:“你好先生。”
雙方沒有再搭話,火車慢慢啟動向著西方,冒著黑煙轟轟行進。
“閣下,晚餐時間,已經在餐車準備好了。”侍從彎腰對著正拿本中文小說看的楊瀟道。
楊瀟聞言點點頭,收起小說跟著侍從去了餐車。
用餐回來后,對面的母子倆手里拿著面包,邊吃邊用德語交談:
“克里斯汀,再忍耐一下,明天到達目的地,你的父親會為你準備豐盛的食物。”
“是的,媽媽~你已經說了好多次了。明天真的能見到父親?”
“當然,兒子。”
“我長的像他嗎?我可一點映像都沒有。”
“是的,你長的像你父親一樣帥,都是一頭金發,非常的迷人。”
“父親會給我準備肉食嗎?我好久沒有吃肉了。”
“當然,你父親是非常有經驗的獵人,他還沒有離開瑞士的時候,我們天天有肉食。”
男孩沒有再說話,默默地吃著面包。楊瀟聽著對話有種莫名的熟悉感,農場地圖一看,對面的婦人是位劇情人物。就是還不確定是什么劇情。
心中一動,楊瀟從包里取出一包風干牛肉,打開后放到男孩面前。
用德語說道:“不用客氣,男孩。夫人從漢斯來新大陸?”
婦人眼睛一亮:“你會說德語?我從瑞士來。孩子的父親在新大陸。”
楊瀟道:“聽的出來,我是日不落新移民。喬治·楊·黑斯廷斯,很榮幸見到你。”
“我是瑪麗·米科爾森,這是我兒子克里斯汀·米科爾森。”
楊瀟微笑著說道:“你好米科爾森夫人,你好克里斯汀,風干牛肉,嘗嘗吧。”
克里斯汀見母親點頭,這才跟楊瀟道謝后,拿起一塊牛肉吃了起來。
楊瀟繼續說道:“從瑞士到這一路不容易吧?米科爾森夫人。”
米科爾森夫人說道:“是的一路上非常的辛苦,不過比我丈夫7年前相比就好很多了。他信中說他足足用了半年時間。”
楊瀟:“是的,現在火車和蒸汽船的普及,讓旅途越來越短。”
“是的,黑斯廷斯先生。如果這里沒有通火車,我們恐怕還不大可能離開瑞士。”
楊瀟:“是呀,沒有火車的話,長途騎馬坐車真不是好選擇。你的目的地是?”
瑪麗·米科爾森想了一下說道:“一個叫特賴恩的小鎮,我丈夫在它相鄰的黑溪鎮有一塊土地。”
楊瀟感嘆道:“在西部一個人耕種一塊土地可不容易。”
“是呀,想想都艱苦,不過我丈夫是和他弟弟一起來新大陸,總算還有個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