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體會元神身內的精神存余,一時無奈,若非來時特地吞服了一粒固神丹并帶上了僅剩的軟膏,恐怕這一輪便能出不能進,只得任憑元神潰散在這頭。
從現世飛回他不敢想,數里遠,耗盡精神力估計都走不到一半。
再不敢滯留,迅速洞開內景遁去。
落霞巖,山亭處。
呼
陳嶼肉身浮現,腳步略顯虛浮。這回沒遇上突然蛻變的緊急情況,來回一趟的精神耗損卻吃不住,即便以他的底蘊和積蓄都險些止步于返程時的霞光霧海中。
“不過好在這次元神保住了,沒有損壞太多,花兩天修補修補就能繼續用。”
再次感嘆元神真好用,他蹲坐在亭子內稍作緩解。
口腹吐納,氣息綿長,口鼻開闔之際有濁氣飛出,隨著呼嚕嚕輕微風卷聲,陳嶼的面色肉眼可見洗去蒼白,重新變得紅潤元氣。
灌下一口靈液,起身返回。
腦中念頭雜亂,現在的他有太多想法需要梳理,需要去驗證,落霞巖這邊風景不差,不過一些必備的東西如靈植并未隨身攜帶,靈液也不多,還得回去才行。
“總歸弄清了內景地穿梭的關鍵。現世之間的距離遠近明顯影響了出入時的精神消耗。”
哪怕這種消耗并不是呈幾何遞增,但也遠非現今的他可以隨意穿梭借道的。以平城那片內景來說,估計是真的能進而不能出,去了就意味著得舍棄穿梭其中的元神精神,因為根本無法收回。
“還得考慮到充斥煙霞光霧的那片世界所帶來的腐蝕與迷亂,稍不注意便會耗去更多精神力在趕路上。”
于此,陳嶼不敢再多想立刻去一次平城的內景中看看,他還得將精神力積累的更多才行。
“量的方面有肉身蛻變的反哺,反倒是質的提升一直沒有著落。”
從山壁一躍而下,風呼嘯耳畔,青光演化靈文,瞬息間一股托舉浮力鼓蕩身軀周圍,震蕩著他猶如一葉扁舟從落霞巖山頂飛遠。
“眼耳口鼻膚視聽味嗅觸,五感究其本質依然來源腦域神經。”
這一日,陽光正盛,乘著上午清風吹拂的陳嶼正懷抱一卷竹簡,琢磨著刻錄些東西。
一旁,人頭大小的圖錄浮在空中,靜靜散發微光。
五感,在上一世的記憶里其實沒那么復雜神秘,或者說表象很簡單,就是大腦神經對外界種種作出的“判斷處理”。
原本此方水土的人體與上輩子大差不差,但他念頭一動,一縷銀芒纏繞指尖如水流游動。
精神力,這東西的出現無疑打破了某些固有認知。
“五感和精神不同,五感產自身軀變化,對肉身的細微處把控其實比精神更仔細。”
而在陳嶼看來,精神力其實可以看作第六感,是直覺、意識、意念的具化。
現在的他為了強化精神,淬煉提高其質量,將目光落向了肉身出產的五感。
“人常言,首有六竅,眼耳口鼻。”
回想在某本書冊上看見的言論,他記起此世道門似乎有這方面的功法,但都很唯心,正是那種你覺得你開竅了,便算是強大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