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飛行于晴空中,速度不快。
溢散的精神力無法像身處天外天時那樣臨摹幻化出術法,助力不多,能依靠的僅有元神體本身。
好在相比常人,元神穿風而過,怎么也要比緩慢步行快上一些。
且這座袖珍山巒離平城不遠,一兩里地,幾乎貼靠在城邊。
隨著元神脫離城池,四周紛亂念頭漸漸平息安穩不再狂涌躁動,人念遠去,山野寧靜之意迎面撲來。
嗖
山峰抵近,陳嶼想了想未曾停下,而是繼續向上。山腳下似有不少人往來,雜念依舊不少。而此地離青臺遙遠,元神入虛所需的環境需要足夠安謐。
抬眼打量,左右兩百來丈高低,很快就到了齊山腰處。
又飛了一陣,感受到身側無數念頭總算平和下來,宛如從寸步難行的泥潭中掙脫逃離。他松了口氣,這才止步。
舉目望去,卻非想象中自然之景,人際依然彰顯,有建筑若隱若現。
泉水叮咚聲清脆,流溪潺潺,一灣石潭旁,杖形圍欄頂著不知名獸類木雕,浮花刻草,圍合一圈。
不遠外,一座三層瘦樓掩映于山林。
陳嶼仔細想想便不作意外,此山立在平城近處,有建筑著落再正常不過,就如青臺山這等偏遠山巒都有云鶴觀和落霞石亭兩處景觀,此地若是光禿禿一副原始面貌,那才讓人驚訝。
不過既然人念淡薄,想來出入此地的人不會太多。
體內,原本氤氳圓滿的精神力已經耗去近半,他略做嘗試,元神將隱未隱,銀芒流轉片刻后收攏。
“四十七倍于正常入虛消耗比預期的好不少。”
確實要好上很多,在原本預計中,平城與青臺遙隔數百近千里,哪怕不依著倍增的規律,也決然要比落霞巖與道觀之間耗損更多。
而實際上也正是如此,不過比預計的數百倍消耗精神力要低上許多。于是陳嶼頓時按耐住返回的想法。
四十幾倍而已,對如今還剩一半存量的他而言足以支撐一會兒,用以探查這片從未涉足的山峰。
直到此刻,他才放下心來大膽駐留在此,關注四周,上下飛動張望。
依著此刻活動時的精神消耗,半個時辰內返回便無礙。
“聞道閣”
三層小樓前,陳嶼元神靜立,薄薄銀毫化作衣衫,有精神云氣托舉自身,飄搖浮動在樓閣之外。
還未進入,就聽得樓中有窸窸窣窣細微響動,間或似有人聲傳來,被元神輻射一域的精神力收集反饋。
此間并非內景,現世的人聲動靜都可被精神感知,不過和眼目耳鼻等五感比較起來又有些許差別。
倒是一份獨特體會,元神體細細感受此中兩者的區別。平日未曾關注,正好最近他在琢磨如何將五感與精神感知融合匹配,或可有所得。
停留樓外片刻,陳嶼飛身進入。
元神幻化,自然可以穿透眼前以榫卯建筑的木樓,其間木料質地再好也阻攔不了他半分,不過習慣走大門的他倒也沒有偷摸摸穿墻的興趣。
元神的視野和精神力反饋的視野還是有些不同的,譬如此刻,進入樓閣中若是后者,便會無關巨細全數羅列眼前,一寸寸一分分,分毫畢現。
卻也灰撲撲,看得不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