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無名的養生之法算是從血肉純化術與呼吸法里縫合編改而來,從肉身到精神,他都已踏上了非凡,故而很多地方都要改動后才能為普通人所契合,否則事倍功半不說,還很容易出岔子。
“法門很簡單,只涉及最基本的養護方面,面前可以看作一本呼吸吐納、內壯己身的法子。”
要說價值,于山下或許連城,千金都難尋,不過對陳嶼而言不過是挑揀一二稍作改動即可,費不了多少神。
至于于啟猛靠著這本吐納術匯聚精神凝煉自我不大可能。
雖然經過一番神思匯聚后的交集,這位于道長確實是個有水平的,論及道學經義乃至吐氣導引等水平比他這個半桶水要高到不知哪里去。
但依然沒有可能。靈液靈炁靈植全無的情況下,對方完全沒有精神、胎息誕生的根基,何況之后的熔煉歸一為法力,肉身再蛻變等等。縱然他當做報酬的養生法門再如何精妙,養護到極限也不過相當于常人四十歲水平,畢竟老修行年歲太大。
加之常年累月練武,少時又闖蕩江湖歷練天下,走南闖北落下一身病根,此刻不算明顯,不過逢霜遇雨仍舊不時感到些許不適,若無此番際遇,再過載這位名滿西州的道門真修估計連一身功夫都維持不住,氣血頹敗嚴重,只能在緬懷與隱痛中垂垂老矣。
“養生法門給了,這些道經書冊的記憶打包帶走。”
花去不少精神力復制下一份,陳嶼不再關注元陽峰上的一老兩小,轉身入虛沒入內景中,打算走霞光海抄近道。
養生之法并非法術,一蹴而就,須得日夜不輟,至少要勤加練習才能體現出效果來,至于于啟猛看到自己留下的精神留言以及一篇吐納呼吸功訣后會是如何個反應,他卻是不大在乎了。
歸途自不多言,一路無恙,霞光海中難得平靜,沒有稀奇古怪的險地浮現。
陳嶼返回到道觀中,灰撲撲內景地的邊緣,他的肉身還環繞流淌著一層銀芒。
精神力庇護著肉身沒有比內景拋飛出去,等到再次松垮垮、干巴巴的元神體蹦出巨大的四色霞霧墻壁后,意識頓時回落至主身。
呼還是肉身用著舒坦。
意識念頭傾注在元神體內就這點不大好,動輒損壞,連帶著攜裹駕馭在其中的陳嶼感受也十分難忍。
仿佛套了一件破爛甲胄,遠不如肉身這般輕松。
當然,他的主意識從始至終都未離開身軀,不過是擔心心分二用之下會影響駕馭元神的穩定性,故而選擇了意識集中流轉一頭,若真出現緊急情況需要作出取舍的話,他無疑能夠毫不猶豫扔掉元神體。
畢竟可再生。
陳嶼將元神按回泥丸內,四周一直維持的精神力量同樣收回體內,下一刻整個人便從灰蒙蒙世界內消失無蹤。
青臺山,云鶴觀。
三月到了,春暖花開,這幾日趁著陽光正好,他暫且放下了第二次捕捉雷霆的計劃,之前弄出的[印痕]都還沒搞懂多少,先緩緩。
春三月里隨著綠意一起蓬勃的,還有各種吃食。山野林間,郁郁蔥蔥。
飛禽走獸且不去談,他現在對血肉之食興趣不大,除了墨靈鮍這等機緣巧合小改造出的靈魚外,陳嶼不打算浪費時間進入山林里打獵。
哪怕真抓了當初那頭大黑熊,幾百斤吃下肚里的肉食還抵不了多添幾碗飯。
秋刀麥好歹是靈植,除去五感方面的加持外,對氣血的回補滋養遠非尋常食物能夠比擬。
事實上陳嶼偶爾也會思索,能否在靈魚之外多養殖一些靈獸,但從現今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