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中一番游歷,近乎剖開了對方思維,將意識掏出來放在眼下一覽無遺。
對于于啟猛如何想、如何去思量,他已經了然于胸。
“果真是個向道之人。”
由意識結合大陣幻化出的境界中,這位于真修的表現可稱得上求道自在,一身所系皆為大道玉音,雖迷迷竊竊難以真個去理解洞悉,內里空洞,但總歸是飽含對方關于道之一字的渴求。
這亦是其不遠數百里跋涉而來的緣故之一接受了無名呼吸法的他明了真仙道君存在于世的事實,至少在超乎常人認知的領域上有著更多接觸與見識。
他不是為了質疑而來,亦非單純貪生怕死求長生,陳嶼能見到,那對稍顯迷惘的眼目中并無多少對半身入黃土的畏懼。
知道了仙家存在,又怎能放下數十年所求不聞不問,此行福地中,鬢發皆白的老道只為求玄。
何為玄
疑惑、未知、困頓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此行,為求解。
然老道亦知自個兒是個趟了大半輩子的尋常凡夫俗子,沒那般知解天地的雄心野望,全知非全福,無量即無度。
于啟猛想要知道的很少,僅僅只是自己求道途中的積累,或是修行所悟、或是路途所見,乃至與旁人辯道留下的問題。
雖少,卻尤為難解。
或者在不修道的人看來,這些問題便有些過于刁鉆無趣,甚至有些空虛。
好在陳嶼畢竟數月前翻閱過對方整個意識海,且帶回了海量關于書冊道卷的記憶,其中剝離了一些隱私部分,但或多或少存留下于老道對修道一事的見解和疑惑。
大多談不清,如道分幾何,又譬如天地五行之說,多是些樸素、粗淺卻又蘊含了獨特視角的觀點。
眾說紛紜,越深入越飄忽。
他對這些不感興趣,比起思量此等虛無縹緲的大道,遠不如自己親手捏一條出來,那樣才顯得實在,不至于腳下難以落著實處。
不過,不可否認,對方的某些想法以及腦海中的道卷經冊也的確給予了陳嶼不少靈感,否則一人計短之下任憑靈機作用廣大、自己腦洞全力以赴,也很難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中走到如今這一步。
煉己筑基、食炁餐霞,加之各般術法陣器,于山下人眼中大抵與仙人亦無多少差別。
“既如此,那便送你一場造化罷。”
求道他可不曉得這些個。
肚里的墨水半瓶不到,論論春秋古今大概不差,可真要講道就為難陳嶼了。
于是他臨時起意,打算給這位老道士加點兒料,原本的元神之種不大夠用,因為心中突然有更多想法生出。
刺激精神力、衍生氣血、摸索靈植服食嗯,最后這個得靠對方自己。
雖說看中了其向道之心堅定,好奇在超凡力量加持下老道士又能干出什么,但他不愿空耗時間時刻關注左右,開個頭即可。
后面能走成什么樣就看他自己了。
“順帶試試精神領域,以及給天外天加個錨點。”
看著于啟猛與自己隨手弄出的無名呼吸法很是適配,正巧,精神領域初搭建不久,關于如何利用剛剛有了苗頭他準備在領域中擴充一些節點,以其中數十上百枚懸浮閃耀的水珠作為支撐,加速人造精神之種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