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穴竅與百竅法間的調試尚且需要些功夫,不過陳嶼并不擔心做不到,法門畢竟由他親手推演而來,細節把控與理解毋庸置疑,加上有完全成熟的青瓜和凝煉內炁階段對肉身的打磨錘煉,改良其實談不上難。
不過總歸耗費時間精力,眼前事情一樁樁一件件有些抽不出空閑,再等幾日光景,待到浮空田打造完成便能騰出大量精力投入相應研究當中。
定下主意,他收斂了心思,將切碎開的青瓜放在盤中,下一瞬右手拂過光暈蕩漾,一道封靈術貼附在表面,將靈性封鎖牢實。
如今,精神愈發強大之下,借由萬物觀的功效,他已然能在短時間內通過自己的觀察與過往數據的對比,迅速判斷出對新培育靈植某些方面的效果。
靈性多寡、結構如何、每一處組織的構造與用處,以及靈植整體的藥力展現方向種種如此,便也不需要再繼續將雞兄、饞嘴鹿幾個拿來做先鋒,以血肉之軀試吃。
而且隨著他對之前種出的多數靈植回顧和探查,發現有一部分的藥力效果判斷出現了差錯,或是作用幅度、或是耐藥程度,又或者一些忽視的細微效果,算不得多重要,卻也不能當做旁枝末節全然不放在心上。
“往常的試藥方法確實有缺陷。”
這一點陳嶼心下清楚。
靈植的用途涉及很多方面,不止服用一道,淬煉藥力成分入丹也好,汲取組織汁液煉器也罷,很多時候吃是吃不出的。
而且,有幾類靈植藥力發揮的緩慢程度有些超出預料,僅靠三巨頭即時的反饋或許存在不準,雖說以往他都或多或少為每一次試藥留足了時間,但相隔至多不過一月,不排除部分靈植尚未發揮出效果。
正因從種植到服用,靈植涉及相關的地方實在不少,方方面面都需要記錄,故而幾部竹簡中撰寫最快的便是這卷靈植錄,快要書寫滿,他現今已經在蘊養下一批竹片。
“主要還是移栽了不少草植花果,然而成品實用性堪憂,可有可無。”
青臺附近山上野外的眾多植株被他取了樣,在靈機支撐下無需多擔心成長,最后收獲不少靈植,可惜真正能堪一用的寥寥無幾。
即便少有幾種也在飛速拔升的精神與肉體面前很快沒了效果,到了后來只得與那些雞肋靈植一同將靈種封存在木盒中束之高閣。
往后若有機會或許還能在二次、三次靈機培育中有所展現。
不過這機會如今很渺茫便是了,陳嶼意識海里的靈機數目說多不多,一百出頭的量看似能用很久,然而接下來駕馭浮空田游歷南北,萬萬里疆域內尚且有無數植株作物等待投放,細細一想便可知靈機必然要省著用才行。
“可惜元靈根出產的靈液無法達到靈機這般,即便配合靈石,兩種靈氣互補之下蘊養許久,于誘發異變并引導良性變化方面的功效也遠不如靈機來得直接有效。”
他曾將元靈根內部醞釀的靈氣喚作一號,有催熟之力,而蘿卜種子培育出的靈石所蘊含的靈氣則不同,更加傾向潛力方面的提升,成熟后品質要突出許多。
只是哪怕到了二次靈機培育,兩種靈氣僅僅在原有的效果上有所強化,想要的質變并未出現。
陳嶼想起藥田中第三次投放了靈機的元靈根,只期望這一次能有所進展,否則往后關于靈植培育的計劃將不得不作出改變,會受限許多。
八月初,墨靈鮍陸續被舀了七八條送上案板,都是池中最為肥碩修長的,墨色魚鱗在陽光下熠熠,折在眼前呈現一團團燦爛的光。
魚肉鮮美滑嫩,刺亦光滑白凈有如玉石,牙口早已非常人的他下咬碎咀嚼吞咽,意外發現對自身的氣血有些許提振之效。
幾次嘗試后,確認搭配長芋草煉制丹丸恰是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