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種田那些年
老道士并未凝聚精神覺醒自我,無法察覺體內所有變化,僅能靠著些許體感模糊感應,仿如隔著一層厚厚墻壁。
陳嶼走到對方不遠處,饒有興致地打量這位正元觀走出的真修。
雖說于啟猛記憶中的道經典藏被他臨摹了一份,不過論及理解、感悟,僅為尋求靈感的他在這方面并未深入,自然比不過面前之人。
于老道正舉起右臂端詳,手指時不時掐按幾處穴位,偶爾側過視線掃在膝上攤開的經絡脈生圖,陳嶼瞧看過去,記得這是一方名為西云山的勢力編纂,后送予了幾份給正陽、真武,于啟猛當年去真武歷練時抄錄過。
一直存放在樓閣中充實底蘊,直到近日才拿出再度細品。
西云山并非道門出身,世代專精巫醫蠱毒,處于南疆,祖上傳承不小,論及年代不會比岐絡觀短。
如此勢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惜年月所作出的經絡圖錄價值不菲。
只是陳嶼知道于老道手中的經絡脈生圖已非原版,早年對方游歷諸派,或多或少得了些類似的經絡圖集,兩相印證下終歸找出不少偏差。
刪改之后,圖錄共計記載大穴兩百九十七、小竅一千四。
比原版多出二十余處。
汲取過書冊經卷記憶的他對這副圖錄同樣不陌生,不過此刻看來即便老道士修改后的圖錄,在經脈穴竅的定位與功用辨識上依然存在差漏。
他肉身經歷蛻變,血肉潛力挖掘了許久,對其中穴竅掌握遠非常人可比,實際上人體的穴竅數目在此之上要翻十倍都不止,大大小小如星辰錯落,鑲嵌體內。
“穴位充斥血肉經絡連接身軀各處,類同骨骼關節。看似繁多如河沙,實則并不雜亂無序,有著布局規律。”
若能掌握一定數量,輔以對身軀的精細把控,只消花上一些時間便能將所有穴竅一一定位出來。
于啟猛現在差的即是那一份對肉身的掌控,陳嶼看得清楚,對方雖日夜不輟地習練呼吸法,維持氣血不敗,但依舊停留在知法可用、卻不明白為何可用的程度。
或許和未能自我覺醒也有關系。
他贈予對方的無名呼吸法脫胎自血肉純化術,對血肉身軀的理解算是所有術法中最高的一門,哪怕刪減了許多,剩余的那些也足夠對方觸類旁通才是。
事實上確也如此。
陳嶼洞悉了老道士雙臂與下腹,在后者的表皮位置發現幾處微小撕裂,穴位被拉傷,再看右臂,經絡間流轉著黯淡的靈性光輝。
真被于啟猛抓住了。
眉梢挑動,他身形躍動數步,起落間來到老道近前細看,目光灼灼,視野內神光綻放,此刻,論及對現狀的了解他遠比其本人更要清晰。
化用穴竅封存,借助呼吸法共振的剎那滯留一絲靈性不對,這大概不是靈性,純度太低。且意外混合了氣血,刺激之下催發出一種新的能量。
念頭起伏,他思索,一系列名詞從腦袋里蹦出來。
胎息不大像,僅僅靠的是氣血,并未涉及丹田。
內炁也有不同,對方沒能覺醒,精神依舊混沌未明,內炁的凝煉自然無從談起。
法力便更不用說,強度、結構、變化等方面都有巨大差距。
“新的力量么”,然而認真看了又看,陳嶼始終覺得這股力量有些眼熟。
更像是氣血的變種。
可惜凝煉程度過低,內部的結構雜亂到縱然是他一時半會兒都分析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