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奇景之力洗煉后,山丘峰巒變得堅實許多,光影投著,留下痕跡。
陳嶼閑逛著,雙目不斷打量,將周遭所有都收納入眼底。
云霧厚重,山丘上渲染些許淺青,有氣息涌動勃發,他向上飛去,手中左右劃撥動作,天云翻騰分隔,露出頂上蔚藍中夾雜絲絲陰翳晦暗的天穹。
又上浮了一段距離,旋即感受到一股逼仄壓迫,他并未停下,而是選擇繼續向上,兩側風力愈發難以撬動,壓迫感變得劇烈且沉重,如同肩頭扛有大山。
直到舉步維艱舉再難前行,陳嶼這才目眺望了片刻,止住動作。意識到這應該就是奇景的上限。
低頭俯瞰,山巒變得更加玲瓏,袖珍地座落一角,四面八方被云海托舉,不過隨著時間流逝,云氣也在逐漸淡薄,天空上泛濫的赤色被稀釋,很快就要褪凈。
駐足停留少許,飄然下落去,他到其余地方,發現不止上端,左右四方都有極限,被一面看不見的屏障包裹隔絕。
陳嶼試圖沖出此地,法力激蕩,如波濤掀起拍打,層層衰弱,不多時便化作涓涓細流,最后沉寂下來。
又以精神滲透,結果穿過凝滯的厚重地帶后遇到了堪比金鐵的墻體,那是由奇景之力澆筑而成,靠近的精神力眨眼就被吞沒。
雖沒能突破出去,看一看外界是如何情況,好奇會否與之前未凝實時一樣處于現世與內景的夾縫間隙。
但陳嶼心中并無氣餒,反而生出幾分興趣,饒有趣味地盯瞧著這層無形壁壘。
無色無質、阻擋分割內外。
伸出手插入,越往里越是粘稠滯緩。
“這層結構以奇景之力為主,其中包含有精神、法力,乃至血竅崩裂后殘余的大量氣血”
他曾想過將以上所有融合無間,然而事實上多次試驗都以失敗告終,陳嶼雖然沒有放棄,但暫時將之擱置,選擇了親和度最高的精神與法力兩者,在雷痕內銘的作用下有所推進。
如今,眼前呈現的無形屏障卻仿佛給出了答案,哪怕這道答案于此刻的他而言仍舊晦澀難懂,不過有了方向,以后或許能少走不少彎路。
手掌在凝滯空域中攪動,數息后收回到身前,陳嶼嘗試用法力去剖析、剝離一些下來,不過入目所見宛若真空,更無半點破綻縫隙存在,多次之下都無處下手。
“奇景之力作用,幾種力量結合得十分緊密,以現有的精神強度看來連接觸都做不到,只能被動受到約束影響。”
各處都看了遍,陳嶼心頭對奇景有了大概,青朧山無疑不大,縱使他站在山前顯得渺小,但與現世中一路所見的名山大川比起來還是要低一籌,算上四周延伸而出的平整土地也才十里左右,實在略顯袖珍。
“山體深處可達地下一百八十丈,上方空余區域則有七百丈出頭,算上百丈的山峰,這方奇景的上下極限在千丈內。”
大致摸清了高低,陳嶼眉心膨脹出精神力籠罩,并未覆蓋完全,卻也勉強在心中勾勒出[奇景青朧山]的圖像光景。
頃刻后,他嘴角帶笑,廣大與否其實不重要,上下千丈、左右十里的空間足以滿足所需。
“至少浮空田完全可以包囊在內。”
不過這得等到這方天地中波動劇烈的靈性風暴沉積,以及奇景之力平靜下來才行。
好在有陣法,屆時他只需將布置在種植區的大陣花些功夫擴大個七八百倍的樣子,約莫著用不到十日就能將地表以及山巒各處都梳理。
至于被他喚作天壁的頂部,以及土石最深邃的位置,這些區域只有留待往后再去打理,現在得把山間地
面騰出來。
“這下可有的地方種田了”
搖頭輕笑,陳嶼離開了奇景,準備去山林里尋些竹木,制作成符牌否則僅靠一枚枚靈文外加封靈術維持,所需的時間將大大增加,符牌則要輕巧許多,雖說普通竹木并非靈植,亦沒有經過靈性養護階段,故而質地不如何,但量大易得,在山野中隨處可見。
“不過靈性竹木也要開始培育了。”
他想到,其實青臺山那些就正好,無論茶樹、桃樹,亦或者栽種成排的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