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追尋安寧并非全部,鏡泊湖素有臨江第一湖的名號,紅霞棲碧湖,天水并一線,站在渡口遠望,景致瑰麗無雙。
于是,此地亦有了棲霜天的雅稱。
名頭遠大,人流眾多,若非近十幾年世道紛亂,江畔的亭子幾乎能連綿十余里而不絕。
陳嶼到此的另外一個目的,自然是在尋找內景,結果也沒讓他失望,崇山縣設立于幾百年前,古跡有不少,長年的傳承勢力同樣存在幾家。
而最令他意外的,還是在鏡泊湖畔湖附近,那些亭臺水榭的舊址上,竟找到了兩處內景,雖小,卻都生長有秘寶
湖泊中央,一處沙洲之上同樣有一方內景殘存,不過年歲太古老,內里靈性流逝嚴重,在大過濾的偉力下即將破碎。
有新元神穿梭尋找,他沒用多久便找遍了這一處內景,最后一無所獲。
陳嶼并未氣餒,湖畔的兩株秘寶已經能滿足一段時間所需,反倒是沙洲中這處正在歸于虛無中的內景,讓他在意,延緩了離去的日期。
想要看看內景破碎的場面,是否與當初在青臺山上目睹的桃樹所孕育的內景地一般無二。
還是說會因為地址不同的緣故,出現其它變化。
對此他不得而知,只是懷有期待。
西州,廣庸府,元陽峰。
這日清晨,伴著涼風習習,宋越照例起了個大早,天色蒙蒙亮,他就從床榻上爬起,取下小木床床頭上的燈紗,將油燈點燃。
換好衣衫、外罩道袍,將架子上的四方小帽箍在頭頂。緊接著提起燈向著房間外走去。
宋越今年不過十歲,三年前與五歲的妹妹一同,被現在的師傅,也即于啟猛從白州帶回到元陽峰山照料。
小道童雖然覺得一本本書冊看得讓人眼酸,但對現在的日子卻是喜愛,山上清冷,不過有鳥雀做伴,自家妹妹也乖巧懂事,互為玩伴,故而不算無聊。
樓閣里有許多的書,還有一些師尊從別地帶回的物件,有人高的石像、細長的木雕,一些機關造物更是精巧喜人。
宋越不喜歡讀書,但藏書的樓閣他去得頻繁。
“這幾日師尊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沒日沒夜,要是不早起操持,朝食都沒有,只能餓一上午。”
十歲的小道童提燈去了廚房,將袍子褪下,然后抱著木柴去院中劈成數瓣,摟了些干草絨,塞在背簍中,一齊背到灶頭前。
灶臺高出半個身子,他搖頭晃腦,抬了木凳墊在腳下,然后取來火折子將火星拋入草絨中。
呼呼
吹拂著,鼓脹了面頰,彤紅的小臉映襯在灶口,良久,一絲火氣升騰,滾滾濃煙從中飛出。
抹了把汗,宋越顛著步子小跑到案臺邊上,伸直了腰,小手晃來晃去,總算摸到一柄菜刀。
師尊沉浸于事,他不忍打擾,也做不得其它,只能仿照記憶里于啟猛弄的一些朝食來制作。
“唔,今天就綠菜拌青瓜吧”
綠菜,他叫不出名字,只記得是一種野菜,好在事前幾日師尊去山后摘采了些回來,還剩余不少,宋越翻了翻,覺得哪怕吃完了也能去后山找找,不難辨識。
咔嚓
一刀切下,道童小心翼翼,纖細手臂上袖口挽得高高,一對兒虎氣的眼睛黑溜溜瞧看去,手指離得刀刃稍稍有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