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堂六殿二十八山聽聞縱是最偏遠的玉橋峰,都有數位真道坐鎮,百余位道門清修客,亭宇連綿、飛檐翩翩。”
路上,馬車骨碌碌,車輪碾在坑洼的地面,坎坷起伏地向著蜿蜒入山的方向徐徐行去。
陳嶼側倚木轅旁,手邊的幾人交頭接耳說個不停,侃大山,談吐所顯多是沿途趣事,大半與真武有關。
“還有那新開的丹鼎峰,得了長眉大仙的寶丹傳承,自真武山下獨出一脈來,采云母、掘金汞,熬煉成丹,傳聞吞服之后可生死人肉白骨,更能交濟龍虎,是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腹、自此我命不由天”筆趣庫
“此話倒是不差,真武山中靈丹妙藥無數,聽說就龍虎大丹最是養人,用來破境實屬落了下乘,真正渴求至極的還得是那些病危垂死之輩,只要得了在手,就能奪天壽,多活好多年嘞”
“這可是盜天機的大造化”
一句接一句,漸漸幾人開始言說那真武山如何勢大,龍虎大丹如何玄妙,口中所說仿佛自己親眼目睹一般。
可惜終歸只是吹噓,當不得真。年歲稍長的中年撫著長須,喟然一嘆:
“龍虎大丹啊,名頭太大,當初還有一些藥坊藥閣試圖仿制,結果煉出一鍋劇毒之物真丹難得,幾年前河間劉氏為了一粒金丹,甚至家主親自拜山,數次之后才求得一粒,價值連城”
陳嶼聽在耳內,對散碎的信息略做梳理便曉得了一些外地少有聽說的事。
其中就有敬奉道君仙神上的不同。
同為真武山一派,丹鼎峰與其余諸峰最大的差異在于案臺上的主像乃是長眉而非真武蕩魔真君。
長眉大仙是杜老真仙的化身,不過論及名頭,還是前者更盛,在民間不弱于真武蕩魔真君,頗有聲勢。
而之所以丹鼎峰拿了這位做主像,這其中或有修持法派不一的緣故,不過關于真武山的傳承,本就有多個版本,其中真武蕩魔真君轉世真武掌教以及杜老真仙游離真武山是最廣為人知的兩種,前者早在兩百年的大趙年間,就被編入道經,算是官方認可的源頭。
如今丹鼎峰將其抬出,以長眉大仙化用,既是區別,又不過多顯得疏離。
實際上陳嶼對這方面的了解基本來源各種道書經冊上的敘述,現今存世的各家各派論及源頭,自個兒都不一定能說清。
真武山幾百年里歷經朝代更迭,人心更易,連根本道經都改了又改,案臺上的香火陶像難免跟著陸續添置。
厚古薄今乃人之天性,一代代傳承的過程中少不得有先輩在時光流逝間被神化成各般模樣。
比起真武山各個山頭的經義之爭,他顯然對其余人口中的龍虎大丹生出更多興趣,交濟龍虎的功用陳嶼知曉,前身記憶里就有相關,據說一粒丹丸可以憑空造出一位二流武人,不知真假。
至于所謂增壽之說,他只當閑言,這種事陳嶼是不怎么信的,壽數天定,或者說根源在于人體之中,想要憑借一枚鉛汞丹丸就將之破除抹消,顯然有些癡妄,更何況在記憶里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說法。
盜天機、奪天壽若真如此容易的話,真武山恐怕早已一躍翻過正陽觀等大派大教,成為舉世第一。
要么,就是被各方覬覦,圍而攻之。
哪里有現在這等安寧。想來也只是平常人的牽強附會,再以訛傳訛罷了。
說是如此,對于未曾親臨之事,陳嶼向來抱著足夠的好奇,鮮少會在確定之前就下結論。
“看一看卻是無妨。”
“說到底天下能人輩出,這種事雖說不大可能,但也不能無憑無據就斷言之。”
再者,他對真武山數百年的積累也著實不愿放過,典籍經義必然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