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眾人如何驚奇連連,都擾不到身處高天的陳嶼,他剛剛沐浴雷雨,在確認自己的猜想只有幾處需要小小修改的地方后,便打出法力,將雷暴云團驅散。
由囚雷術改化而來的引雷術著實有不小實用功效,無風云處亦能牽引雷光,雖然因為他對雷法的掌控不足,導致整個過程發生生長得略微野蠻,一捧雷云有時兩三刻鐘都長不出,有時息就能漲大至數百丈。
但總歸不需要再去為了尋找雷霆泛濫之地而奔波折騰,僅一道術法,如同種植一般埋在云海中,就可以在頭頂徐徐生發出來,締結出無邊雷光,供其所需。
而陳嶼唯一要注意的無非找個稍加偏僻地,不至于被雷暴毀去莊稼田畝。
此刻,他披光掠霞,從天邊飛駱。
心情卻是極佳,因為就在方才,半個臂膀都在沐浴天雷時得到淬煉,雷痕蜿蜒攀附開來,不再局限手掌方寸之地。
單單這一次,他就將內銘雷痕的進度推高了近一成
如若保持這個速度,意味著至多再來九次,就可讓雷痕遍及全身,屆時法力與氣血的相融、奇景之力與法力的結合,都將有了基礎。
“奇景之力產出自奇景,不過現在奇景已經化作洞天,懸掛在不可知的虛空間隙中,依附己身,除去靈性外,內部已經有了一定自我循環,可以視作現世之外的小世界。”
他的思緒從雷痕發散,想到這段時間不斷鞏固與梳理過往,結合十萬藏書將腳下道路再次推導。
奇景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環,不過一個隨身攜帶的小世界,在功用上或許有足夠實用性,但對修行以及開拓前路而言反而顯得雞肋。
洞天能做什么他對此不得不去發掘細想,一方自行運轉的世界,只要時不時投入相應數量的靈性資源,就可以讓其長久存在,甚至在他推導的虛神一道中更可以作為元神的假托,長存不滅。
然而既然不愿走這條路,陳嶼就需要找出更有效的辦法去利用,否則花了辛辛苦苦打造出的青朧山就只能淪為種植與儲藏使用,談不上多虧,只是覺得這等神奇的存在應該還有其它用途才是。
于是,他將目光落在了奇景之力上。
這是青朧山成型的關鍵,也是自己設想中三合一的憑借之一,在自然天雷這樣的龐然外力下,使身軀各方面熔煉合一。
從而一舉踏破氣血、法力乃至精神等各方面的桎梏。
“此時再喚奇景之力有些不合時宜,這種力量在青朧山造就后,與之契合,內核同樣有了一定變化。”
他能感受到青朧山中沸騰的靈性,以及種植下的作物在噴勃而出的奇景之力作用下,茁壯生長。
呼陳嶼吐出一口濁氣,腳下踏在厚實大地上,回想奇景一步步凝實的過程。
這股神奇力量蘊含的奧妙遠非之前所想,讀書越多,想的也越多,他在萬千書卷中隱約摸索前路,對奇景之力有著難以言喻的期待。
“這稱呼有些不合時宜,下一步既然要三合一,要借雷霆生造化,不若改稱其為造化之力,更加貼切。”
化虛為實、育化萬物、生養偉力
這便是造化,對他而言,能納天雷為己用、破除前路阻礙,亦是一番造化。
“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