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四下瞧看,劈開了人念汪洋,下一瞬飛身遁出,向著藏經之地而去。
意識并未全數遠離,陳嶼閉目,趁著這段時間繼續品讀消化腦中的書卷,待會兒估計又得增加許多。
就在陳嶼收集正陽觀所藏道經時,方才還在念叨的西南也有一事發生,此刻尚不顯,卻是將未來撥向了另一未知之路。
廣庸府,元陽峰。
一直清冷的山峰上,久違迎來了今冬第二批客人。
十二月二十八日,從萬里外的越州真武山啟程,在玄誠道人尹文念帶隊下,一行十六人終于跋山涉水,緊趕慢趕在不到兩月的時間里來到了廣庸。
地方偏遠,沿途戰亂不休,然而眾人卻興致高昂,甚至包括尹文念在內,大多年歲不小的道人都挽起袖子,道袍褪下只披上薄衫,毫無形象。
在正元觀引路下,最先一批的十六人上了山。
“玄誠道兄”
“守檀,別來無恙啊”
于啟猛起身相迎,而在他身畔,則是廣庸境內各大門派、道觀,武林與道門齊聚一堂,就等眼前這些高人到來。
他們是元陽峰第一批客人,早七八日就上了山,在于啟猛收到尹文念回送的書信言說自己一行人已經啟程,他推算了日期,左右差不離,便將涉及的勢力一齊喊了上來。
而這些人到來自然不比尹文念帶隊眾人,他們一則是送上了更多的靈藥,也是廣庸府各家收集的最后一批,同時也能在接下來的共研中旁聽參與。
于啟猛會將自己琢磨出的定竅之法傳授公布,并且邀來尹文念以及眾多岐黃高人,為的是更進一步,完善出真正的修行之法。
至于屆時身旁勢力能收獲多少,這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于啟猛上前,先是為遠道而來的十六人接風洗塵,安排了一桌齋菜,然后又介紹了身后眾人。
“海云觀清一,見過各位道兄。”
“砣巖山方宗尤”
“正元觀云真”
“奉云門劉浪飛”
尹
文念一一回禮,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位的念頭不在這些繁文縟節上,于是于啟猛也不多等,等十六人草草填了肚后就帶著他們去到山后一地空曠處。
正有青石堆砌,其中擺了十余只沾濕的木盒,尹文念神色一正,望向于啟猛輕聲問道,“守檀道友,這就是道友信中提到的那種獨特木料”
“正是。”于啟猛點頭,然后親自取下一枚,捧在手中。尹文念低頭看去,上面有刻印,卻是一朵如浪云朵。
于啟猛似乎看到了對方的目光,解釋道:“這本是海云觀的,此次為了一舉成事,便拿了出來。”
說罷,他又指向其余人,“廣庸之內大大小小幾十家,但凡獲得仙家靈藥的都不敢獨私。”
“各位有心了,無量天尊”
聽到這里,饒是尹文念也不禁為廣庸府的各家器量有所動容,身后的其余人更是點頭連連,看向各派的目光都和善了不少。
這時候于啟猛倒是笑道:“可莫高看了我們,這些靈藥太難處理,藥力又莫名會流逝,放在手里幾月下來也得枯寂,不如就此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