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面面相覷,掌斷青石這點在場有不少人都能做到,甚至動靜還能更加的駭人,不過有幾位眼力勁高超的,自然看出了這位真修剛才那掌的不一樣。
“沒有勁力,單單血肉掌指,一劈之下就能做到如此地步敢問于真修,這便是那猩紅之力的用途”
于啟猛聞言點頭,說到:“猩紅力量平時沉寂在體內,一開始難以操控,但通過不斷嘗試依然能將之掌握。”
話落,他轉向尹文念。
“實際上這種力量看似強大,但老道總隱隱覺得有不對,這才沒有繼續下去,轉而在定竅開竅上投入了更多功夫。”
這便是他在信中所言的問題,也是定竅后的一個不解之處。
“好壞且不說。”
尹文念拿起一只木盒,再瞧去于啟猛身上,不斷打量,目光灼灼。
“世有陰陽,禍兮福所倚,道友此番發現后及時停下,
自是老成持重,然其中道理究竟如何,還要多加驗證。
說罷,他轉了身子,向著一旁的眾人笑到,“這便是貧道以及眾位道友前來的意義所在。”
聞言,于啟猛與廣庸府各家不由得點頭,雖說在靈藥上他們接觸更多,但岐黃之術西南遠不如中原。
甚至于啟猛廣邀之人出身真武山一類的大派,傳承悠久,門中典藏無數,或許就有靈藥與福地相關的記載
入了元陽峰,尹文念很快就投入到了其中,于啟猛自然一起,兩人道學經義廣博非常,見識也頗多,時常探討,或者爭論,偶有面紅耳赤、擼袖比劃,但最終又會及時對坐冷靜下來,將視線落在面前的難題上。
至于其余人,如一同邀來的十五人研究著靈藥藥性,如何保存,如何服食調配才能更有效,不斷羅列各種古方偏門,又一次次否決。
而廣庸府的眾人則一時間只能打打下手,正元觀安排了不少門中道人,為山上準備吃食。
好在元陽峰上樓閣中有足夠住處,不用露宿山野。
一晃,就是大半月過去。
一朝醒來,昨夜抱著入眠的問題仍然困擾這于啟猛,尹文念的到來確實解決了不少難點,然而更多時候兩人之間又存在分歧,正如昨夜,雙方誰也辯不過誰,只能各種削下一截靈藥自行試驗。
起了個大早,遠遠的就聽到喧囂。
有道人已經盤坐院中,同其他人嚷嚷著,手中拿著一沓黃紙,上面書寫著不少藥草,顯然是一味方劑。
兩方爭辯,一旁長凳上則坐著兩只小小童子,雙手捧著腦袋,圓乎乎小臉上是滿滿好奇,目光在兩端來回蕩。
小巧拳頭暗自舞動,仿佛在助力,又好似期待著更有趣的發展。
于啟猛沒好氣地走上前,拎著還未反應過來的兩童子去到樓閣后,安排了清掃任務。
站在山前,眺望遠方,寒風凜冽。
一月十九,深冬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