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書閣
到頭來,真武還是封了山。
當散落在各地的門人歸來,一眾白發蒼蒼的道人從金頂上走下,講了許多,最后有道士褪去道袍,只身離去。
不多時,山門外豎起長碑,原先的道路被鐵鎖連亙,兩側插上制式長劍,半截入土,露在空中的劍柄刻有山事竟完不錄旁務等語段。
外人只道世事動蕩難安,真武山作為清修道門能庇佑重樓一片已是不易,封山實屬無奈之舉。
但選擇留在山上的越金漱在見識到那般重傷下的師妹短短兩日就下地行走、腰腹疤痕消彌,再聯想數日前三位師長驅散眾多弟子不許圍觀的場景,莫名的,她不覺得這是丹丸能做到的事。
自四歲被師傅帶上山,之后在真武習武生活近二十載的她幾乎是看著靈丹峰從無到有建立,二十七山變作二十八。山上的同門師長確有本事,精修丹鼎法,古丹散丹新派鉛汞等都信手拈來。
更是在十幾年間創出龍虎大丹,名揚四海八方。
但一路上她同樣看過不知多少次師妹的傷勢,那絕非尋常藥石可以醫治。
何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
本想回山有門中前輩出手,再不濟穩住傷勢惡化,有一年兩載總能靜養好。不料兩日轉眼師妹就恢復了活潑。
明媚小臉出現在面前時,越金漱甚至懷疑過一路上那些邀請的醫師以及自己都看走了眼,師妹的傷其實不重
不過驚喜平復后,當她好奇詢問玄誠師叔等人用了何種方子、哪些藥材這般迅速治好時,師妹明眸一顫,欲言又止,最后是她及時停住話頭,沒有再深問。
從那時起,每次兩人相遇,關系本就親近的兩人偶爾會聊到這次的旅途,又難免涉及此事,對方每每都吞吞吐吐,說玄誠師叔他們叮囑過,暫時還不能外傳。
她還記得前兩日再遇見師妹時,對方正從藏書萬卷的麓云閣里抱著十幾卷書冊小跑而出。
打過招呼,越金漱瞥了眼,多是些鬼神軼聞,或先賢尋仙的野記。
從旁時候可鮮少關注這些書冊,更多是經義道卷,護道武學。
意識到其中也許存在關連,越金漱沒有一探究竟下去,心中隱隱有了猜測,可修持道法十幾年的她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坐在一方碩大青石上,年輕的坤道遠望已經冷清不少的二十八山。
不久前山門處值守師弟的話不由在腦海中浮現。
西南、石牙、福地
青黛微挑,她若有所思,玉指叩在石衣上,嘀嗒嘀嗒的清脆響動隨風起伏。
難不成,世上真有仙人
“大概有吧。”
行走在山道上,于啟猛提著竹簍。
身后緊跟著粉雕玉琢的女童,聽到老道的回答,女童尚未開口,一旁年歲大一些的男道僮已經高高舉起小手,一手挽著同樣的小竹簍,里面裝滿了沉甸甸山果。
只聽他吃力地提起竹簍,問道,“那飛天遁地的神通呢書上有講,仙人羽化飛天,搖劍一擺,風雨召之即來。”
女童也點頭,滿是好奇。
年歲尚幼的二人現在還不明白那些道書哪一本是雜聞,哪一本是故事,哪一本又是紀實,加上孩童心性,誦讀得多了難免有些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