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何他始終沒有大規模傳法的原因,至多給了一些好苗子部分呼吸吐納的功訣,不涉及前路。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走他一樣的路,必然死路一條。
這頭,陳嶼將原石提純,把兩株精神寶藥的幼株移栽,又花費力氣布置出牽引大陣,與一旁的精神界域勾連,隨時可引動界域內的力量抵御外來侵蝕。
黑霧中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饒是他都見不全,曾全力動用精神化作誘餌,引出擎天巨物,巋然如山岳,氣勢駭人。
不過這些黑霧所化造物呆板無比,稍稍動些心思就能化解,唯獨寶藥這頭得庇護一二,省得遭難。
至于其它的種子則靜待發芽,否則都是空談,他現在對精神寶藥與靈植一樣的態度,圖個新奇用處多是不大,除非如五次、六次靈機培育后,或許能對造化境的他起到零星作用。
然而培養元靈根到三次后,縱使在靈石靈液催熟下已經需要數年才長成,換做四次、五次,乃至更多,真不知得等待多久,興許那時抽發一片新芽都要以十年計算。
何況到了這一步,隨著對元靈根等靈植的開發,他越發覺得靈植栽培并非前路無盡,同樣有著上限。
或者說,這并非靈機的極限,卻是植株本身的極限。
“三年不到,從最普通的白棒子成長異化成靈藥寶藥,中途數次蛻變,這過程太順利,以至于忽略了植株自身的承受有著閾值。”
想要避免也并非無法時間總會抹去一切,只消這些靈植自然狀態下生長百年千年,一代代更迭生滅,總能夠將靈機殘余的頑固余力粉碎消磨,那時再去投入靈機,便如同尋常花草一樣,又能有數次蛻變之機。
可惜,太久了。
憑借萬物觀,陳嶼在大部分靈植體內找到了一種隱秘的結構,那是靈機誘導異變而殘留下的烙印,積累越多,對靈機的抗性就越高。
在一次培育的靈植身上他只瞧看到微弱一縷,無傷大雅,但在二次培育的幾種靈植,以及三次培育的元靈根身上,卻發現這些印痕會隨培育次數成指數加強。
最終形成阻礙,讓靈植無法再吸收靈機催化的力量,如同頑石一般。
為此,他現在正在嘗試除時間消磨以外的其它辦法,不過頭緒不多。
能做到,無非在一次靈機培育后就間隔一段時間,讓殘留的印痕消散一些。如此之后的培育至少能多個一兩次。
靈植需要考慮許多東西,而精神寶藥則不同,種子的品質決定一切。長成何等模樣全看種下的種子如何。
偏偏目前為止他到手最高品質的玉瓊天根并未留下種子。
將精神種子打理了遍,取了庫存里大半天石,赤亮如火,堆積時宛若有焰光憑空燃起,照亮天外。
這幾月,他每每來到天外都會開幾口洞,主動引導異光熔煉,有時能成,有時空洞之下不為所動。
不過隨著境界的提升,他體內的法力對空洞下那些奇奇怪怪的星云星團吸引力愈發的大了,成功率自然水漲船高。
只是熔煉的成品不一,以赤晶數目最是繁多,其余如藍絮、黑金、碧銅等數量有限,偶爾才能獲得一兩塊。
不久前,他還主動分出化身入內去撈取,去接觸光團,結果不出意外,被吃了個一干二凈,扛了十息,只在最后將隨身攜帶的原石拋飛出來。
卻是已經在直面星團時被徹底熔煉。
或許是離星云太近,又或者有大量法力參與的緣故,這一次的原石化作了一枚嬰兒拳頭大、外形不規則的五色石料。
秉持著顏色越花、用處越大,陳嶼苦苦琢磨了兩個多月,最后放棄,將油鹽不進的五色石扔在青朧山寶庫里吃灰。
正說著,他又來到一處虛空中,腳下一震,寂靜中裂開一道縫隙,內里漆黑。
三下五除二,熟練地將裂縫掰開,吹拂出清氣,化作洪流,沖刷在邊緣,耀武揚威橫沖直撞,讓撲上來欲要修補的黑霧敢怒不敢言,只得退避三舍。
陳嶼抬手,凝形成竿,魚鉤掛著一團剛從身上薅下來的青紫法力,捏成了小人模樣,憨憨呆呆。雖然沒有證據,但以往的經驗告訴他,空洞底下的星團星云就好這口,別看小人呆呆傻傻,多數時候都能引來異光。
拋竿、垂釣,愿者上鉤。
攏過身畔數以萬計的原石,只等異光浮動,就可拋落下去熔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