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道士是正兒八經的凈明法派道修,注重明心見性。最是瞧不起依靠外物來進行所謂修行。
比方操弄鉛汞的丹鼎法派。
認為那些搓泥丸的都是被墨水污了心肺,才弄出各種毒丹來,蒙騙世人,霍亂天下不說,還殃及道門清名。
連帶著二代觀主傳下的清心丸到了他手里都被閑置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在山下遭了劫數,回山后實在困于錢糧,這才捏了一些拿下山去抵換所需。
也僅弄了幾次,往后便不再轉賣。
念頭轉動,陳嶼又想到前世時常聽聞的修真一說。
修真,借假修真,求真問道。
小說里,修真者能夠飛天遁地、搬山卸嶺,大神通者更是長生不老不死不滅。
但實際上鮮少有能修出個所以然的。
至于原因,他猜測大概是所經歷的兩世都沒有最為關鍵一物——靈氣。
此靈氣自然不是他種出的那種。
但說到底,靈氣又是什么?
萬物母氣?生靈所蘊精華?抑或者天地運轉規則的體現?
上一世的道士認為靈氣為人初生時所稟得。使得精明通悟,學無滯塞,凝神養魄。而修行,便是修我靈氣,勿為世俗所淪污;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
宅神于內,遺照于外,久而久之自然異于俗人,謂之神仙。
求玄修仙,便是修持自我。
如此來看,此世的道門在修行一塊的解構其實與前世道家很相似。
尤其凈明與合煞這兩大法派的理念更是與之幾無不同。
到了最后,陳嶼總結下來,不管前世今生,修道都是順應天地變化,追求真我的過程。
是修心修性,傾向于感悟、明我。
至于道經書冊中提到的靈氣,大概率只是一種寄托,一種對心靈自在、融于天地自然的期望。
那這個呢?
是靈氣?還是其它?
陳嶼舉起水囊,里面還裝著一小半靈液,灌了口,渾身頓時輕盈,仿佛置身飄搖云端,渺渺間心念平息,沒了那么多復雜,只剩空靈。
這一刻,一向波瀾激蕩的意識海又一次寧靜。
無數的光點徐徐升起,縈繞明亮。
良久,他醒來,只覺頭腦清明,再無先前隱約積壓著的糾結和煩悶。
瞧了眼晦暗天色,灑脫一笑。
“胡思亂想,實在是胡思亂想!”
拍著腦門,他腰身一板站了起來,腳步輕快地向著里院臥房走去。
想那么多干甚,管他靈氣不靈氣,既然種出來了,好好利用便是了。
糾結這些又沒用,憑白浪費時間。
實在想要修仙,大不了自己摸索一條就是了,到時候境界自己定,今天煉氣小學徒,明天就大羅真仙。
豈不快哉?!
越想越是這么個道理。
陳嶼嘴角露笑,仰頭又灌了一口,神情姿態愈發的輕松肆意。